“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1月5日,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表示。
“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以下簡稱“城博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支持,中國建筑文化中心主辦,主題是“綠色發展 科技賦能”。
對于城市建設,賴明表示,總書記指出,我國城市化道路關鍵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目標,要完善城市化戰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安全、身體健康作為城市發展基礎目標,要更好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同時,賴明認為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成就顯著:
一是建有所成。
2019年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分別達到24.84萬億元和7.09萬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6.6%以上,帶動了上下游50多個產業發展,為全社會提供了超過5000萬個就業崗位,全國新開工裝備建筑年均增長55%,城鎮新建建筑執行節能強制性比例基本達到100%,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世界級標志性重大工程相繼建成,全國城市道路長度、軌道交通建設里程分別達到45.92萬公里和6059公里。供水普及率、燃氣普及率、污染污水處理率、無害化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98.8、97.3、96.8和99.2%。城市建成區綠化面積和綠地率分別達到228.5萬公頃和37.6%。
二是住有所居。
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建筑面積達到48.9平方米。“十三五”期間全國棚改累計開展超過2300萬套,幫助5000多萬居民搬出棚戶區,住進樓房。截至2019年底,3800多萬困難群眾住進公租房。2019年以來,中央財政補貼,各地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8萬個。
三是管有所為。
建立實施了城市體檢評估機制,深入推進成管理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建筑業管理體制機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效顯著。
賴明表示,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較大空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發展不能只考慮規模經濟效益,必須把生態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市布局的經濟需要,生活需要,生態需要,安全需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從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出發,在生態文明思想和國家總體安全觀指導下,制定城市發展規劃,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質量城市生態系統和安全系統。
“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善于運用科學思想和工作方法,攻堅克難,逐步解決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短板弱項,努力實現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賴明表示。
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發展,本屆城博會緊緊圍繞城市管理、城市建設、建筑文化、城市建設場景創新與技術應用、節能產品及新材料、智能停車系統六個方面內容,展示近年來城市建設新成就、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及城市建設發展趨勢,交流國內外城市建設先進經驗和最新理念。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