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2021—2023年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方案》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正式對外公布,自2021年7月1日實施,有效期3年。《方案》明確了產業園建設總體要求、功能定位、責任主體等,推動新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高質量建設。
記者了解到,《方案》提出了總體目標,2021—2023年建設省級產業園100個左右,實現優勢產業、農業縣(市、區)、主要特色品種省級產業園全覆蓋,爭創一批國家級產業園,打造一批全產業鏈、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區(帶)。
在建設布局上,《方案》提出,圍繞糧食、生豬、家禽、嶺南水果、蔬菜、南藥、茶葉、花卉、油茶、水產、橡膠、農產品冷鏈物流等優勢產業帶,建設一批跨縣集群產業園,實現優勢產業跨縣集群省級產業園全覆蓋;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建設一批特色產業園,補齊產業發展短板,實現農業縣(市、區)、主要特色品種全覆蓋;圍繞服務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功能性產業園,探索建設現代種業、加工服務、設施裝備、數字農業、品牌培育等功能性產業園,提升主導產業整體效益。
《方案》明確了產業園的建設主體。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責任主體是市級政府,實施主體是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實施主體必須是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或上市企業,監督主體是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園建設責任主體是縣級政府、省農墾集團公司、省供銷社等,實施主體是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省有關單位的下屬單位,牽頭實施主體是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上市企業或省有關單位的下屬單位,監督主體是市級政府、省農業農村廳。功能性產業園建設責任主體是省有關單位,監督主體是省有關業務主管部門、省農業農村廳。責任主體、實施主體、監督主體的主要職責分別是負責產業園建設組織管理工作;按照產業園建設績效目標和任務清單,負責產業園建設和運營,聯結帶動農民廣泛參與,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督促責任主體落實產業園建設責任。
《方案》還強調了資金使用和管理要求,省財政對經省政府批準建設的功能性產業園以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跨縣集群產業園和特色產業園給予資金補助。省財政廳按省政府審定的建設名單將省級補助資金直接撥付到牽頭實施主體,各實施主體必須設立產業園項目專門賬戶,實行專賬管理。
為高質量推動新一輪產業園建設,《方案》還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扶持政策、加強績效考評等保障措施。
來 源:大洋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