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通州與北三縣有了一幅更清晰的協同發展藍圖。
在這份規劃中,“養老”成為一大關鍵詞。規劃明確提出培育北三縣區域性醫療養老服務功能,鼓勵北三縣建設醫療衛生與養老相結合的服務設施,全面提升在健康養老領域服務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區的能力。
服務北京,北三縣健康養老產業方興未艾。北京老人能去北三縣養老嗎?北三縣的養老院條件怎么樣?北京老人在那兒過得如何?日前,記者在北三縣探訪了兩家專門面向北京老人的養老院。
同時解決“一老一小”問題
“動物園里有什么?”
“獅子!”“猴子!”“大白鵝!”
樹蔭下,一個小姑娘正在組織一場游戲,參加者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在香河的大愛書院養老中心,200多名來自北京的老人已經安了家,享受著輕松舒適的晚年生活。
86歲的劉巽爾是北京理工大學退休教授。年歲越來越大,子女又不在身邊,為了安度晚年,老兩口沒少花心思。去年夏天,劉巽爾和老伴兒在多家養老機構里挑來挑去,最后相中了這里。帶著自己的護工,住進一個三人間,總算安頓了下來。
大愛書院養老中心環境幽雅,為入住老人設置了豐富的娛樂活動場所和老年課程。中心還有無假日門診、24小時醫務室和緊急救護,服務人員經過專業培訓,對老人的關愛無微不至,用劉巽爾的話說,“只要一個電話,什么問題都能馬上解決”。
養老中心旁,一座三甲標準的配套大型醫院正在興建中。附近,還坐落著北京景山學校香河分校。這是這所北京名校在河北省布局的第二所分校,開辦三年已在當地獲得了充分認可。
北京景山教育集團理事長、景山學校香河分校校長范祿燕對記者說,家長如果為孩子選擇了香河分校,還可以同時在這里為家中老人解決養老問題,一舉兩得。
不一樣的“養老社區”
位于燕郊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內,一排排小區式的居民樓,寬闊整潔的步道,看上去眼熟的商店、餐廳……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很難讓人把這里跟“養老院”三個字聯系起來。
“大家一聽養老,多少都有個刻板印象。我覺得這里有個理念特別好,就是‘養老社區’。”63歲的張樹芳和老伴兒方興都是北京人。兩人在養護中心的家,乍看之下和京城退休老人的宅邸并無二致,充滿了溫馨、祥和的氣息。在這里,體檢、保潔、送餐等一系列細致周到的服務隨叫隨到不說,還守著一所三級甲等的燕達醫院,看病比北京方便得多。兩年來,張樹芳越來越滿意自己“超前”的決定。
張樹芳和方興幾乎是金色年華養護中心最年輕的老人,這里的4000名老人平均年齡超過80歲,98%都是北京戶籍。很多老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對“燕郊”知之甚少,更從沒想過會到河北養老,來了之后卻眼前一亮。
“在北京看了很多養老院,這兒最吸引我的是環境。樓下有條河,很漂亮。我在這里每天都‘活蹦亂跳’,愉愉快快的!” 86歲的北京郵電大學退休教授王欽笙說。
接收京籍老人可享補貼
據了解,為推動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經兩地多次溝通協商,廊坊市域內養老機構收住京籍老年人已可享受北京養老機構運營補貼。
采訪中,京籍老人表示希望北三縣醫保與北京進一步統一。國家發改委3月發布的“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對此已有明確設計,“統一社會保障標準”與統一環保、城市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標準一并提出:“逐步統一繳費標準、保障范圍、醫保目錄、公共衛生待遇、準入條件等。”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市老齡委專家陸杰華對記者說,北三縣緊鄰北京,具有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得天獨厚的空間和資源優勢。在接收北京老人方面,北三縣養老機構應超前做好健康老人和失能老人的細分工作,在服務和設施上對后者給予重點關注。按照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的要求,兩地應進一步打通醫保,并解決好跨界交通的問題,使京津冀三地特別是北京的老人更好地在這里安度晚年。
來 源: 北京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