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南海千燈湖畔,金融資本涌動。當天,11個金融重點項目集體簽約落戶,帶來近百億元投資。隨著機構的加速涌入,這里不僅成為“國際金融后臺基地”,更成為資本的高地——當天進駐簽約項目投資總額近百億元,涵蓋銀行、期貨、基金、服務外包等前后臺高端服務業態,其中更有三家為持牌金融機構。
“粵港澳大灣區,工行來了!”中國工商銀行集約運營中心(佛山)總經理譚綺玲激動地表示。中國工商銀行集約運營中心(佛山)是中國工商銀行總行在全國建立的兩大集約運營中心之一,當天正式宣布落戶千燈湖畔的廣東金融高新區,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
不僅在廣東金融高新區,在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政策洼地正迎來資本追逐。由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26條舉措中,已經有18條在南沙自貿片區落地并有序推進。隨著政策加速落地,資本也在加速涌入。截至2020年5月,南沙自貿片區落戶金融和類金融企業6538家,新增各類金融機構16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機構11家。
廣東金融高新區也成為發展極點之一,目前已吸引畢馬威共享服務中心、匯豐環球營運中心、歐時商務等全球金融后臺及服務外包機構,共引進項目842個,累計投資規模超1286億元。
“隨著大灣區金融政策的不斷落地,金融資本正在加速涌入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財政金融所所長任志宏表示,全球資本正在尋找高收益的地方,大灣區政策紅利加上產業基礎讓其獲得全球資本的青睞。
來 源:南方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