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銀川經開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搶抓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建設機遇,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回頭客”,也練就了邁步未來的強大“內功”。
今年一季度,銀川經開區實現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工業用電同比增長21%;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實施的疫情防控“七必須”和復工復產“點對點”做法創造了30天園區規模以上企業100%復工、95%復產的“經開速度”。這份“成績單”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經濟建設主戰場——銀川經開區復工復產的搶眼答卷。
項目“專而精”,抓住逆勢發展“先機”
20年前的銀川經開區還是一片荒地。如今,荒地變成了飛速發展的產業新城。隆基光伏、天通藍寶石、銀和半導體、小巨人數字化機床、舍弗勒軸承、蒙牛乳業……這些企業,都是園區開放創新、轉型升級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銀川經開區一直是企業持續看好的投資熱土。2020年銀川經開區第一、二批共69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05億元。
“高端定位、綠色發展、合作創新、提升水平、提質增效、示范引領”是銀川市委市政府對銀川經開區的發展要求,“打造千億級升級版經開區”是園區的發展目標。努力解決發展高質量、治理現代化、城市國際化、生態園林化“一高三化”進程中發現的問題,以更大作為在全區乃至全國各項事業中走在前列,是銀川經開區接下來要做的“大文章”。
在現代裝備制造業上,銀川經開區擁有萬噸級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數控機床排名全球領先的山崎馬扎克寧夏工廠——小巨人機床廠、世界軸承巨頭舍弗勒中國工廠、軸承產業平臺集群小鎮——軸承小鎮、中國制造知名企業——巨能機器人公司。隨著東南部產業轉移速度加快,通過經開區領導近30次帶隊赴深圳、重慶、浙江等地招商,智能終端產業的發展已在經開區迅速集聚。
在戰略新材料產業上,銀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年內在銀川經開區的單晶電池產能將達到10GW,單晶硅棒產能將達到27GW,切片產能將達到20GW,產值將突破16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電池、單晶硅棒及切片生產基地之一,未來三年預計可實現產值600億元。已落地企業轉型升級或其產業配套的“滾雪球效應”正在顯現。
產業“活而強”,打造生態全產業鏈
通過項目招引、產業鏈延伸,銀川經開區產業集聚化再升級打出了一張張漂亮牌。為了系統提升項目層級能級和產出綜合效益,園區編制了重點產業圖譜,以戰略新材料、現代裝備制造、大健康三大主導產業協同“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為主,推動園區向集約集群轉型、企業向企業總部轉型、成本中心向價值中心轉型。
全力推進以隆基光伏、石墨烯鋰電池、銀和半導體、天通藍寶石、中鈦鎂合金五大產業鏈為代表的“32555”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銀川經開區正在構建上下游銜接、產業鏈完整、價值鏈高端、就地轉化率高、循環經濟特征明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硅基新材料現代產業體系。
通過以區域集中、產業集群、開發集約為方向的軸承、智能終端等制造業產業實踐,引導不同區域的專業化產業集聚,帶動研究創新力量和服務體系集聚,促進產業上下游和協作關聯企業通過共享、匹配、融合,形成若干微觀生態鏈,集成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銀川經開區向生產、服務、消費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經濟轉型。
在產業培育上,銀川經開區始終以產業鏈為抓手,聚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在產業鏈招商上聚焦“外引內培”,強化主攻龍頭企業,引進配套企業。同時,以“生產模式升級”和“生產要素升級”為抓手,通過科技創新、戰略重組、工業自動化改造等途徑,推動傳統產業生產效率提升和品質品牌重塑。最后,集中發揮園區資本、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的溢出效應,探索“園中園”和“飛地經濟”等模式,通過改革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與市場需求的有機結合。
服務“優而親”,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抓環境就是抓發展,優良的營商環境是重要的發展基礎。銀川經開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精準性、時效性,厚植“富商之土”,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創造力,促進企業蓬勃發展,提振發展“加速度”。
近年來,銀川經開區探索企業投資項目辦事環節再精簡,通過智能化審批和流程重構變“接力跑”為“同時跑”;運營成本再縮減,開展金融服務等多項制度創新,深入實施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等優惠政策,通過制度紅利為園區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發展帶來強大動力;后勤服務進行再升級,在細節上關心人才,暢通高端人才服務綠色通道,提供創新創業等全方位咨詢與幫辦服務。
服務園區挑重擔,產城融合樹樣板。銀川經開區高端產業綜配區項目以高端智能制造、高端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為園區西區提供產業技術支撐、高端公共產品及生活配套服務,建設綠色低碳、生態宜居,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示范區。同時,綜合配套區的建設也將為提升城市南部形象、改善生態環境、淘汰產能落后老舊工業、實現單功能產業園區向綜合配套功能完善的產城融合區的轉型升級,以及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為銀川經開區企業高端人才提供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生活配套社區等多個功能目標提供解決方案。
在營商環境上,銀川經開區一直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給市場主體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自身發展成效的評價標準,努力提升以企業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水平,降低實體經濟的人力、生產要素、物流等各方面成本,打通制約創新發展的堵點、痛點,健全領導干部聯系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幫扶制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讓企業家放心經營、專心創業、舒心發展,推動銀川經開區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