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熟市下發《關于集中精力抓經濟發展的工作意見》,貫徹落實常熟市委“三個一”工作要求,緊扣“促發展、補短板、解難題、精管理、抓落實”工作主線,聚力“三增三進”發展目標,突出“兩強兩優”發展路徑,推動常熟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意見”要求,優化調整各經濟板塊領導班子在經濟領域的職責分工,黨(工)委主要負責人集中精力抓經濟工作,配備專職副書記具體主抓經濟工作。狠抓項目建設,發揮重點項目推進機制作用,確保一、二、三季度市級重點產業項目開工率分別達50%、90%、100%。到2022年建成50個以上專業特色產業園。高標準推進老舊工業區(點)更新改造,2020年確保每個經濟板塊啟動2個以上、完成1個專業特色產業園及若干工業集中點建設。
加大招商力度,實體化運作外商投資服務中心,推動優質招商資源及時有效轉化為落地項目;開展“招商突破年”活動,2020年確保引進超10億元項目10個以上,力爭再引進超100億元、超50億元項目。優化招商政策,對龍頭型重大產業項目、前沿高端制造業項目、重大創新平臺項目,按“一事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加快布局氫燃料電池產業、數字經濟產業、金融科技產業、
人工智能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20年力爭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到2022年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400億元、力爭2500億元。加快提升城市能級,全力構建“兩個一小時、四個半小時”綜合交通樞紐。
2020年確保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5%左右,規上工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10%左右,兩輛整車總銷量力爭超10萬輛。實施“百企引航”培育計劃,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2020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投資突破30億元,到2022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000家。提升開放水平,2020年市場采購貿易出口超10億美元。
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2020年力爭新增綜合金融資源投放超180億元。大力推行多圖聯審、并聯審批,將模擬審批延伸至施工許可階段。優化營商環境,完善市領導推動服務重點項目和重大載體制度,打造“服務民企360”特色品牌,建立政企溝通圓桌例會、企業訴求直報等服務制度。全面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充分發揮常創基金、新動能產業發展投資基金等引導基金和財政專項資金作用,為企業發展構建更為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
來源:蘇州日報
編輯: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