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很多來到濟南市長清區園博園的市民游客發現,在公園的南側有一座被高大城墻圍繞的“古城”。雖然“古城”大門緊閉,仍然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這座“古城”是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影城兩年前傳出將要落戶濟南時,曾引起過一陣轟動。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只是近幾年來濟南籌劃和正在建設的文化產業之一。
濟鋼文化創意城市服務產業園,章丘的明水古城、繡惠千年古城,高新區的稼軒文旅城,長清區的宋風古城小鎮、扁鵲康養小鎮、藝術產業小鎮和其他13個特色小鎮,商河縣的北緯37°溫泉悠養小鎮……這些光看名字就想讓人去看一看的文化產業園或文化小鎮,大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建設或即將完工,顯示出濟南在文化產業建設方面實實在在的動作和對于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視。
打造“文化濟南” 硬件建設好,軟件來填充
建設文化產業園區等是濟南在文化產業硬件方面的巨大投入及收獲,在文化產業軟件方面的謀劃,濟南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10月28日,市發改委公布,濟南市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制定了《濟南市關于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日前正式印發實施。
實施意見中的第16條這樣寫道:構建“山水圣人”中華文化樞軸。聯合泰安、濟寧等城市,共建“山水圣人”文化樞軸;推動實施合作機制、戰略規劃、品牌打造、節慶聯動、開放市場、監管網絡六個一體化;推出一批文化體驗、研學旅行、自駕旅游等精品旅游產品;打造世界遺產廊道和黃金旅游線路;規劃建設濟南博物館新館、檔案館、規劃展覽館、泉城書房。第17條的內容是建設國際知名的文化旅游名城。加快推進“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積極創建“東亞文化之都”;成立“濟南—全球文旅交流中心”;高水平舉辦黃河文化會議、中國非遺博覽會、國際泉水節等大型節慶活動;加快濟南國際文旅城、明水古城等項目建設;培育低空旅游、房車露營等旅游新業態;建立文旅產業展會活動互請機制;整體策劃包裝名泉、泰山、齊都、運河等優質資源;聯合開發區域旅游精品線路;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窗口,聯合泰安、濟寧等城市,共建“山水圣人”文化樞軸,建立國際知名的文化旅游名城,加快培育文化消費新業態。
5月9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文化產業提升工作專題會上強調,要充分發掘省會文化資源優勢,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全市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加快打造“文化濟南”。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離不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要解放思想,拓寬眼界,圍繞文化引領、技術引領兩個方面做文章,推動文化產業做大做強。要充分認識文化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突出重點、找準突破口,深入發掘服裝設計、工業設計、會展、餐飲、演藝等行業潛力,抓好小清河、大明湖、黃河兩岸的文化景觀打造。要遵循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降低準入門檻,加大對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的引導扶持力度,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市場,加快老企業發展步伐,幫助初創企業站穩腳跟。要善于借力發展,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和行業龍頭企業的經驗,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合作,取長補短,實現共贏發展。要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加大專業文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引領作用的文化產業項目,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硬件建設好,軟件進行深入填充。“打造‘文化濟南’,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2020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有理由相信,濟南的文化產業還在不斷加速,將在“快車道”上加速前行!
來源:濟南日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