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份,“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第四次沒有提及經濟增速目標,前3次分別為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并再度強調了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
淡化經濟增速的要求,并強調新基建等的建設,既有客觀經濟形勢的考量,也表現了我國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態度。
“兩會”前后,各地區都出臺了不少有關新基建和產業發展的優惠、支持政策,對于產業地產來說是利好。
不過,新基建所涉及的5G通訊、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產業鏈條較長,產業分工很細,且各環節均有一定技術門檻,對于產業聚集的要求也比較高。
因此,能否正確了解涉新基建業務的企業行業定位和技術水平、分清企業所處產業鏈的位置,以及能否為這些企業提供恰當的服務,這都給產業地產商的招商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華夏幸福、招商蛇口、上海臨港維持前列,復蘇進度加快
從榜單上看,華夏幸福繼續位居“5月中國產業地產運營發展指數TOP20”榜首,招商蛇口和上海臨港則繼續鎖定前三。
一眾產業地產企業在經歷上月頻密的融資動作后,本月稍微放緩,而華夏幸福、中關村發展、外高橋以及蘇州高新均有所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華夏幸福在本月再度發行永續債,擬與中融信托簽署11億元永續債權投資合同,用于鄭州市新鄭產業新城PPP項目開發建設。
另外,還將“18華夏03”后2年的票面利率由7.15%下調至4.40%,兩個動作都顯示出華夏幸福希望能夠改善公司的負債結構,穩定公司現金流狀況。
另外,蘇州高新在5月繼續短期融資券的動作,在囊括了擬發未發的債券計劃后,本年度短期融資券已來到了第十二期。截至6月16日,蘇高新集團本部及下屬子公司待償還債務融資余額為182億元。
短期融資券的密集發行,一方面是償還到期債務,調整債務期限結構;另一方面是為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再加上融資利率較低,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增加現金管理靈活性。
5月,繼續有一批產業園大型項目陸續上馬,持續追趕年初因疫情落下的工程進度。其中,聯東U谷繼4月單月3個項目開工后,5月再度有兩個園區開工,分別位于山東齊河和無錫江溪。
另外,湖北疫情受控,復工復產的進度不斷加快,扎根湖北的東湖高新,其位于鄂州的東湖高新智慧城三期項目,也在5月動工。
除了大型項目動工,本月產業地產企業簽約投資和拿地動作也在持續增加,還有幾個園區開園投入運營,開始加緊招商工作。
其中,長沙億達智造小鎮成功競得【2020】望城區008號地塊;啟迪控股簽約擬建啟迪天府新區科技城項目;中電光谷簽約武漢蔡甸區,投資20億建數字產業園;以及清控創新基地(運城鹽湖高新區)正式投入運營。
另外,值得觀察的還有園區企業投資收益問題,實現了往“科技投行”轉變的張江高科,在這一波疫情中顯示出了較強的韌性。
根據張江高科的一季報,營業收入受困疫情而同比大幅下降63.09%,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實現了78.7%的同比增長。主要原因是下屬合營企業 Shanghai ZJ Hi-Tech Investment Corporation ,持有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已上市股票)本期公允價值上升幅度較大。
據觀點指數了解,上述合營公司投資的高科技企業眾多,其中包括了持有微創醫療超過13%的股權。而微創醫療因疫情的原因,自1月初起至5月末,合共漲幅達到了145.61%。
新出口訂單維持低位,各地產業刺激政策相繼推出
數據顯示,5月份制造業PMI指數為50.6%,較4月份小幅下降,這也是制造業PMI第二個月的下跌,不過仍處于50%榮枯線上,表明經濟仍處恢復態勢,但速率繼續放緩。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點指數整理
我們可以看到,因國內疫情基本穩定,生產活動已經恢復正常,制造業PMI指數變動也趨于平穩,反映到分指標上,5月制造業新訂單指數上為50.2%,比上月微升0.7個百分點,制造業市場需求維持穩定。
形勢正在向好,但需求端的疲弱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國外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外貿環境仍較為惡劣,可以預見,未來數月內我國制造業的訂單將主要依靠內需支撐。
PMI的分指標顯示,新出口訂單指數為35.3%,盡管較4月有所上升,但較正常值仍有相當大距離;這也可以看出,3月份46.4%的短期高位,主要源于復工復產推進后積壓訂單的處理,而當積壓訂單處理后,新訂單缺乏,再加上一些原有訂單也在取消,外貿環境環境短期難以改善。
還可以看到,從業人員指數為49.4%,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已經低于臨界點,表明制造業企業在內外需求疲弱的雙重夾擊下,員工的需求在下降,制造業市場的就業環境轉差。
具體到產業地產相關,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該中心為全國組建的16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之一,并是深圳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據了解,深圳本就是國內重要的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地之一,市內共有900多家醫療器械企業,超50家企業年產值過億元。
另外,各地政府積極出臺產業相關的刺激政策,特別是在國家重點發展的新基建領域。
比如5月15日,上海發布《關于加快特色產業園區建設 促進產業投資的若干政策措施》,集中推出26個“小而美”的特色產業園區。發揮“4個1000億”資金引導和杠桿作用, 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發展;對重大產業項目立項、規劃、土地、環保、報建等開展跨前服務,建立綠色通道等。
深圳則在產業用地上進行放開,5月8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深圳市落實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用地供應的暫行規定》,深圳今年產業用地計劃供應量僅為下限、不設上限。
物流業逐漸恢復正常,景氣指數連續第三月回升
隨著供應鏈上下游逐步恢復正常,物流業景氣指數繼續保持平穩回升的態勢。5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8%,較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觀點指數整理
分指標看,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信息,物流業包括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均穩步回升,顯示物流業正恢復正常,企業的資金鏈也有所緩解,但物流服務價格仍處低位。
從倉儲業看,5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4%,較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50%的榮枯線以上,表明倉儲行業維持復蘇態勢。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新訂單、業務量、設施利用率等指數較上月有小幅回落。
數據來源: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觀點指數整理
其中,業務量指數為52.7%,較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反映出倉儲業務量雖仍在增加,但增速在放緩。總體來看,盡管需求有所恢復,但恢復速度較慢,企業以消化庫存為主,采購相對較少,生產有所減弱,導致庫存水平有所下降。
從全國倉庫需求上看,根據物聯云倉的數據,5月一線城市需求面積49.18萬平方米,二線城市需求面積26.16萬平方米,其他城市需求面積6.91萬平方米。總體來看,各線城市的倉庫需求都與去年同期有著相當的跌幅。
數據來源:物聯云倉,觀點指數整理
從倉庫價格上看,一線城市倉庫價格31.14元/平方*月,環比上漲1.9%;二線城市倉庫價格24.5元/平方*月,環比上漲4.35%;其他城市倉庫價格16.74元/平方*月,環比上漲1.8%。
另外可以觀察到,今年全國不同城市的倉庫需求同步銳減情況下,一線城市倉庫租金卻相當穩健,僅在4月份有0.7%的降幅,總體維持穩步上升,一線城市的倉庫業主對市場依然有長足的信心。相比之下,二線倉庫租金波幅比較大,2月份和4月份分別下降5.6%和4.0%,不過都在下一個月迅速回升,形成一個波浪形的走勢。
具體到各物流地產企業,普洛斯懷來大數據科技產業園項目于5月12日開工。
2018年,普洛斯通過投資控股國內數據中心運營商云之鼎,進入數據中心領域。而在之后的兩年時間內,完成了在京津冀、長三角及粵港澳等骨干節點核心區域的數據中心業務初期布局,部署超過2.5萬臺標準機柜。
與普洛斯加碼數據中心產業園不同,京東物流則加緊醫療領域物流的布局。
5月15日,京東物流與安徽華源物流簽署戰略合作,而華源物流是華源醫藥集團投資設立的物流科技公司,以藥品運輸為主,網絡覆蓋全國。到了5月20日,京東物流還開始正式運營東莞醫藥器械倉,該倉庫占地1.8萬平方米,擁有二類醫療器械經營證,具有第二類醫療器械第三方物流資質高標庫房。
展望未來幾個月,安博也有兩個物流園要交付。其中安博濟南高新國際物流園將在第二季度完成一期共7萬平方米園區的交付,并在第四季度完成二期工程。
來源:觀點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