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CBRE世邦魏理仕今日發布《2020年中國區投資者意向調查》顯示,雖然疫情將在短期內削弱中國商業地產投資活躍度,但對商業地產市場整體投資意向影響有限,境外投資者對中國投資意愿上升。
該項涵蓋132位境內外投資者(參考下文注釋1)對中國內地商業地產市場投資意向的調查顯示,75%受訪者將在今年擴大或維持2019年的投資規模,占比較上一年微降3個百分點。在境外投資者中,選擇此項的比例為73%,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后(參考下文注釋2)的問卷結果對比顯示,疫情對投資意愿影響不明顯。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李凌表示:“中國政府對于疫情的有效管控和中國經濟率先重啟將進一步加強投資者的長期信心。在韌性中發掘機遇是市場應對黑天鵝事件、尋求經濟復蘇所作出的積極響應。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更低的利率環境,以及逐步復蘇的租賃市場情緒將為商業地產投資活動提供支撐。”
調查發現,有40%受訪者將上海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使得上海繼續成為商業地產投資者在中國最青睞的投資市場。位列第二的北京因其頗具韌性的租賃基本面而獲得更多關注,在此次調查中受到近三分之一投資者青睞。此外,憑借在大灣區的戰略地位,將深圳作為首選投資目的地的受訪者比例大幅上升至13%。
對于投資房地產的動因分析顯示,鑒于短期內宏觀不確定性增大且資產價值上行空間有限,“穩定的收入來源”對投資者的重要程度上升。同時,考慮到近期股市的劇烈波動及較低的政府債券收益率,“資產配置多元化”仍然是最大的投資驅動因素。
投資策略方面,可通過物業功能轉換和翻新來獲得更高回報的增值型仍然是最受青睞的策略。但新冠疫情爆發后,隨著避險情緒增強,投資者對核心型策略的關注度明顯上升。
物業類型方面,穩健的租金增長和活躍的私募基金募資令物流倉儲的投資意向進一步提升。43%的投資者認為“最后一公里物流”是影響其未來投資決策的最重要的租賃市場趨勢。寫字樓仍受到最多投資者青睞,同時投資者認為需密切關注智能建筑和靈活辦公空間對寫字樓投資的影響。此外,疫情爆發期間生鮮冷鏈以及各種在線生態的爆發式增長將在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另類資產領域促發更多的投資需求。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主管謝晨表示:“5G時代的到來及其對工業4.0、物聯網、云服務等商業應用的加速使數據中心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我們建議投資者將與經驗豐富的持牌運營商或開發商合作作為進入這一領域的優先策略。”
此次調查結果還顯示更多投資者看重社會、環境及治理(ESG)準則,90%受訪者表示已經或將要在投資決策中評估ESG。同時,投資者對ESG的關注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進一步提高。
注:
(1)世邦魏理仕《2020年中國區投資者意向調查》于2019年12月中旬至2020年2月中旬期間進行,共收到 132份有效問卷(51%來自中國內地,18%來自中國香港,14%來自新加坡,其他18%主要來自美國)。投資者涵蓋地產基金(38%)、地產公司(36%)、機構投資者(19%)及其他(7%)。
(2)在本次問卷調查中,用于界定新冠疫情爆發的時間點為2020年1月23日,半數回復自1月23日之后獲得。
來源:世邦魏理仕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