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的置業來說,結構性的機會非常多。”8月30日,美的置業董事長郝恒樂在2023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
“需求端出臺的政策非常具體,力度很大,對于提振房地產市場會起到一定作用,但作用的發酵有一個過程。”郝恒樂表示,居民的剛性需求長期且持續存在,經過周期調整會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公司有絕對信心,不管怎樣調整,機會一定大于挑戰。
“隨著低量級城市交付開發完畢,我們退出了一些城市。”郝恒樂表示,公司接下來要不斷作減法,聚焦自己的資源、能力、管理等優勢,將項目輻射到周轉相對快、便于管理的地方。
“新增的土地儲備,是我們優中選優的結果。我們認為結構性的機會會持續存在,公司新增的土地儲備首先是定底線,結合存量和目標核心城市的存銷比,在我們的資源和能力所覆蓋的根據地城市當中,和有比較優勢的地方,找到結構性的機會。”郝恒樂進一步說明。
數據顯示,2023年至今,美的置業共獲取4幅地塊,主要聚焦在廣州、佛山、長沙等地,新增權益貨值近40億元。對于后續規劃,美的置業對記者表示,公司將基于對優化資產結構的鋪排,逐步加大土地儲備,但對于加大土地儲備的節奏,會根據銷售市場的情況合理把控。
對于房地產開發生態的多元化,美的置業執行董事兼副總裁王全輝介紹,經營性業務2023年預計產生收入21億元,利潤率在10%以上。房地產科技領域,除了裝配式住宅,公司所研發的新爆品MIC(模塊化集成建筑)模塊,利潤空間很大,在港澳市場非常具有前景,因此公司預計該模塊每年有5億港元的市場規模,且今年上半年該產品已經有第一單業務落地。
郝恒樂表示,對于民營房企來講,加強現金流管理,仍是當下非常重要的課題。
美的置業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林戈表示,公司內部也有自己的三道紅線,外部三道紅線和內部三道紅線會契合到一起,公司會堅定不移地按照這個方向走下去。“對于美的置業來說,我們堅持一個原則,即慢就是快。”
數據顯示,美的置業凈負債率為39.8%,現金短債比1.49,扣預資產負債率67.9%,三項指標均保持綠檔水平。截至2023年6月底,美的置業現金總量為238億元。銀行授信充裕,銀行授信額度為1517億元,尚未動用的銀行授信額度為1118億元。還債壓力小,無美元債。
林戈表示:“公司堅持做24個月的流動性預警,是非常好的策略,我們仍然保持敬畏心,非常謹慎地對待行業變化。”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向記者表示,美的置業的流動性安全邊界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此外,保持24個月的流動性預警機制,一方面能夠有效控制房企投資的節奏;另一方面,能夠根據資產周轉的速度限定投資項目的品質,對項目的銷售去化速度有一定要求。
來 源: 證券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