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有投資人對媒體表示,融僑集團擬在5月30日-5月31日召開針對債券“19融僑01”的債券持有人會議,該會議將審議債券展期方案、計劃本金展期一年,同時以持有的項目公司股權質押用于本期債券的增信。
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9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債券簡稱19融僑01,發行總額人民幣20億元,5年期,票面利率為6.5%,在存續期內前3年固定不變,采用單利按年計息,不計復利。債券起息日2019年6月3日,付息日為2020年至2024年每年的6月3日,兌付日為2024年6月3日。
融僑集團對投資人稱,公司積極響應中央“房住不炒”政策導,主動降杠桿、降負債,有息負債從2019年的467億元降至目前的239億元。“三條紅線”指標均處于綠檔,并持續改善。但2021年以來,隨著多家大型民營房企暴雷,金融持續收緊,融資全面受限。債券、ABS等產品發行審批備案基本停滯;銀行、信托等對民營房企的主體風險高度警覺,貸款基本上只減不增。與此同時,自2021年第三季度來,新房銷售市場逐月下行,疊加疫情因素,到今年5月,更是出現斷崖式下滑。
目前,融僑集團的融資性現金流受到擠壓,經營性現金流幾近枯竭。融僑正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爭取兌付6月初融僑即將到期行權的公司債券,但無奈缺口依然很大,資金償付壓力巨大。
5月10日,融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9年公司債券(第一期)2022年債券回售實施的第一次提示性公告。融僑集團將于5月18日至20日進行登記回售,回售資金兌付日為6月6日。公告指出,投資者選擇將持有的本期債券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的,須于回售登記期內進行登記;若投資者未做登記,則視為繼續持有債券。另外,發行人不對回售債券進行轉售,且本次回售申報可撤銷。已進行回售登記的投資者可于5月18日至5月27日的交易日內,通過固定收益證券綜合電子平臺或上海證券交易所認可的方式辦理回售撤銷業務。
融僑集團此前發布的《2021年度公司債券報告》顯示,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206億元,資產總額為919.71億元,全部達到“三道紅線”政策綠檔要求——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0.98%,凈負債率為74.46%,現金短債比為1.04。
從報告數據來看,融僑集團的有息負債規模大幅度下降,從2021年初的411.06億元下降至年末的272.69億元,整體下降超過138億元,同比下降33.66%。從債務結構來看,融僑集團1年內到期負債占比24%,1-2年內到期負債占比21%,2年以上到期負債占比55%,長短債結構合理,財務情況穩健。此外,有息負債中非標占比低,公司年末有息負債余額中,銀行借款余額為137.81億元,占比50.54%;公司債券余額為76.59億元,占比28.09%;ABS余額12.27億元,占比4.50%;非標融資余額44.44億元,占比16.3%;剩余為少量商票。
回款方面,2021年融僑集團并表銷售額為210億元。此外,報告稱,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向好,2018年-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2.42億元、74.50億元、63.31億元、113.26億元。
官方資料顯示,融僑集團由華人企業家林文鏡在1989年創辦于福州,公司業務發展民生相關的多產業經營,開發運營有港口、工業村、地產、物業、商業、酒店、教育、醫療、農業等民生產業。2018年7月2日,融僑集團創始人林文鏡去世,享年90歲。融僑集團現任董事長為林文鏡的長子林宏修。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