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佳兆業集團成立21周年。據了解,佳兆業旗下已經擁有六大上市平臺,包括佳兆業集團控股、佳兆業美好集團、佳兆業健康集團、佳云科技(7.830, 0.00, 0.00%)和雙林生物(68.880, 0.00, 0.00%)。此外,佳兆業集團還擁有20多家集團及專業公司。
2019年8月,在佳兆業中期業績會上,佳兆業董事會主席郭英成感嘆:“我們真的運氣不錯。”在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的雙重利好,讓扎根深圳、深耕大灣區的佳兆業感受到新時期的“東方風來滿眼春”。
在郭英成看來,順應著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變化,佳兆業加速了在大健康、新科技、文體等領域布局。用創新探索來解決長遠發展的問題,這是植根于深圳的佳兆業骨子里的基因。面對未來,佳兆業強調將以“地產+城市更新+產業”的“三駕馬車”驅動企業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佳兆業1999年于深圳起家,以城市更新業務為主,包括舊工業區、城中村、爛尾樓、老舊住宅小區的改造。
2011年,佳兆業組建了專業城市更新公司――佳兆業置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并發展為佳兆業城市更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改造20余個項目。
截至2019年,佳兆業擁有城市更新項目147個,項目占地面積超過4200萬平方米。2019年6月,佳兆業城市更新白皮書《城市運營核心邏輯――美好生活的責任與榮耀》正式發布,首次系統地向外界展示其在城市更新領域的邏輯思考。
從第一個舊改項目奠定立業根基之始,佳兆業就有著自己的打造邏輯:一方面是注重低成本的土地拓展,以收購爛尾項目起步;另一方面是發展邊緣區域市場,避開與中心市場的正面競爭。
佳兆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應從三方面加以重視:一是如何系統地導入社區的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社區文化理念;二是如何消弭周邊環境的不利影響,確保項目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生原則;三是在空間升級中引入多元產業,豐富城市產業形態。
此外,佳兆業也不忘回報社會。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佳兆業向武漢和孝感捐款1000萬元,又推出文體、商業和科創集團集體免租,并持續向抗疫前線捐款捐物。截至2019年,佳兆業捐贈公益慈善項目共超過80個,總金額超過15億元。(許維娜)
來 源:騰訊自選股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