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來,新世界發展(00017.HK)一直在做資產的“斷舍離”。
2月25日,新世界發展以30億港元出售其持有的兩個商場的全數收益權,分別為九龍灣德福廣場二期商場、將軍澳PopCorn 2商場,有關協議將于2020年3月31日或之前完成。
財報顯示,新世界發展持有九龍灣德福廣場二期商場50%收租權益,持有將軍澳PopCorn II商場21%收租權益。此次出售收益權,新世界發展將其作為優化資產組合的策略。
這不是開始,也不會是終章。
2019財年,新世界發展及旗下子公司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就已分別出售23億及13億港元的非核心資產,而未來還將會繼續出售非核心業務。
2019年,新世界發展在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6.49%的同時,盈利卻出現較大下滑。數據顯示,營業收入767.64億港元,溢利216.39億港元,相比2018財年度的270.81億港元,下跌超20%。
此外,資產負債率雖維持在45.29%的低位,但短期還債壓力卻不小。數據顯示,于2019年6月30日,該集團長期銀行借貸、其他借貸和固定利率債券及應付票據為1370.43億港元,短期銀行和其他借貸為149.77億港元。其中,新世界發展的銀行借貸、其他借貸和固定利率債券及應付票據1年內到期、第2年到期的數額分別為408.98億港元、430.07億港元,較2018財年增長分別為118.56%、51.14%。
負債壓力之下,拋售資產不失為一種減壓之法,也是回籠資金的一劑“良方”。
在1991年,鄭裕彤就曾通過大刀闊斧地拋售資產來減輕負債。此后,新世界發展密集拋售資產,就是在新世界中國私有化之前的2015年,新世界中國先后向恒大地產(3333.HK)出售位于?、惠州、武漢、貴州以及成都的5個房地產項目,涉及金額208億元。此舉當時被業界解讀為“新世界意欲退出內地市場”。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新世界發展在內地市場的資產出售舉動受到行業的格外關注。隨即,在2016年1月,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做出解釋:“出售部份內地地產項目只是重組旗下資產、優化投資組合,并不是要撤出內地市場!
不過,從2016年至今,新世界發展的資產出售一直在進行。如2017年以18.5億元出售華美達物業有限公司的全部已發行股本;2019年出售36億元非核心資產。當然,新世界發展出售資產的同時,也在積極拿地補充糧倉。
就近來看,新世界發展在2019年曾以40.1億購入寧波中心商務區一項目51%股權;隨后以98億元的總價拿下杭州一宗地。尤其在大灣區內城市的投資布局在持續加碼。資料顯示,2018年11月,新世界中國購入廣州地鐵集團旗下持有廣州漢溪長隆地塊的子公司65%股權,項目總樓面面積逾30萬平方米;2019年9月,新世界中國以34億元底價奪得廣州市增城區永寧街塔崗村地塊,總建筑面積超過32萬平方米。
資產結構的調整,新世界發展會一直進行下去,對于非核心業務的出售,也會繼續。新世界發展明確表示:繼續出售非核心業務,循環資本以拓展核心業務。
官網顯示,新世界發展的核心業務為物業、基建與服務、百貨、酒店。不過,核心業務的表現也并非都如人意,以新近公布2020年中期業績的新世界百貨中國為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新世界百貨中國收益為13.61億港元,同比減少約24.8%;經營利潤實現3.19億港元,同比增長65.28%。而利潤上升,并非因經營得法。報告稱主要是由于成本控制得宜,期內錄得凈匯兌收益,以及香港實行的新會計準則令租金支出入賬減少。
據了解,過去幾年,新世界百貨中國在內地的門店數量持續減少,僅2019財年就陸續關閉了位于武漢、沈陽、上海、鞍山等6家門店。到2019年12月31日,新世界百貨在內地有31家百貨店及購物中心。
身為香港四大家族的鄭派,如今孫子輩鄭志剛已擔任要職,雖資產一直在調整,但香港富豪榜中仍排在前列。
在2月初《福布斯》發布的2020年香港50大富豪榜中,四大家族仍占得前三。恒基地產的李兆基以304億美元身價登頂,
李嘉誠身價294億美元為第二;新世界發展、周大福及新創建主席鄭家純身價207美元排名第三,而此成績是計入鄭裕彤家族整體擁有,由其長子鄭家純作為代表。
2019年5月28日,91歲的李兆基最后一次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恒基兆業的股東大會上,這次大會上,他宣布退休。自此,四大家族全部告別天王掌門人時代。隨著四大家族創始人的謝幕,他們打拼的商業王國,也是高光漸逝。
來源:樂居財經
編輯:k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