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登上長江日報第二屆武漢產業新地標再發現系列報道。此前,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入圍“新地標·新航向·新征程”第二屆武漢產業新地標再發現評選活動,投票正在進行中。
“請投35號!11月23日上午,中建科技產業園及眾多入駐企業負責人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第二屆武漢產業新地標再發現活動的網絡投票鏈接,為中建科技產業園拉票。日前,該活動火熱進行中,截至當日中午網絡投票網頁訪問量接近30萬,累計票數9.7萬。
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600米光谷之門
位于光谷發展主軸高新大道北側、建筑面積108萬平米的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是中建三局“中建之星”和“中建產業園”雙品牌聯動的產城融合示范園區,集合院式5A甲級寫字樓、中國建筑科技館、國際會議中心等城市地標,武漢光谷萬豪酒店、高端公館、院落商業街、運動中心、山水公園、觀景住宅等高端配套于一體,在2020年,不斷刷新江城話題。5月,霍尼韋爾在全球布局的首個新興市場中國總部暨創新中心“落戶”,這也是2020年首家在武漢設立獨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強企業。8月,國內首家以建筑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筑科技館盛大開館,活動當天引爆國內外媒體,成為江城又一網紅打卡地。11月初承辦2020年武漢設計日主會場開幕式,獲批成為首批武漢設計之都示范園區。
中建科技產業園以打造“產業旗艦聚集地”為己任,致力于創建STAR產城社區,即以Smart智慧運營、Teamwork協作共贏、Alliance產業聯盟及Resource資源共享為理念,通過提供高品質配套、智慧人文生態空間、5A甲級寫字樓旗艦配置、構建非核心業務外包體系、打造產業資源聚合平臺、推廣實施產業發展政策等方面,為入駐企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通過聚焦打造建筑科技產業,圍繞設計研發、金融資本、產業服務等建筑科技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了以“建筑科技”引領主導產業、以“設計研發”支撐主導產業、以“金融資本”與“產業服務”服務主導產業的產業格局。
目前,通過匯聚一大批行業“領頭雁”和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入駐,中建科技產業園已形成以霍尼韋爾新興市場中國總部為代表的建筑科技產業集群,以中船重工722研究所、武漢規劃院東湖分院、霍普股份、上海泛亞國際景觀等為代表設計研發產業集群,以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湖北銀行、漢口銀行等為代表的金融資本集群,和以畢馬威光谷服務中心為等代表的產業服務集群。
建筑大師領銜設計 城市級地標
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由中建三局設計院攜手國際著名建筑設計大師李祖原聯合建筑師事務所共同策劃創作。融合西方建筑美學,傳承中國傳統合院建筑理念,采用中軸、核心和功能區域有機結合的形式進行圍合布局,形成占地650畝的全區大合院。
合院式5A甲級寫字樓 開啟生態辦公新模式
中建科技產業園(中建·光谷之星)生態合院辦公產品,通過豎向空間的利用,制造大尺度空間感和儀式感,以辦公單元堆疊組合方式,形成大氣尊崇的立體合院。每三層辦公空間中部,設置挑空達12.6米的立體合院,作為三層辦公空間核心,豐富空間與立面變化,還引自然綠化于室內,開啟生態合院辦公模式。
中建科技產業園深入研究市場需求,以旗艦商務標準對寫字樓進行硬件配置,提高商務品質的同時,還能有效節約商務成本。10.5米挑高雙大堂,匹配旗艦企業商務形象;36部高速日立電梯,運行速度4米/秒,智能自動派梯,守候時間不超過20秒,無需按鍵,直送公司所在樓層;智能中央空調高效節能,可有效進行能耗管理。輔以特靈新風系統,采用三層過濾柵格,可濾除室內95%的PM2.5,并有效去除空氣粉塵顆粒和甲醛等有害氣體;陽光車庫采用下沉庭院設計,車輛出行快捷、健康。公共區域車位充足,此外配置充電樁1187根,滿足新能源汽車需求;玻璃幕墻采用雙銀LOW-E中空鋼化玻璃,兩層功能層(銀層)加上其他金屬和化合物層,膜層總數達9層,將玻璃高透光性和太陽輻射低透過性完美結合,確保辦公區域明亮、健康。全系列樓宇智能化系統,提升智慧園區體驗。
來 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