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為項目和產業方牽線“鵲橋相會”,線上“智匯營商大腦”整合了1000余項科研成果實現供需快速精準對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科智匯工場的展廳里,100余項中科院的先進科技成果大部分已經實現轉移轉化,服務于民生。由傳統向智能智造領域轉變,金隅智造工場的成功轉型,不僅吸引了如中科智匯工場這樣的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平臺的入駐,也吸引了多家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行業領軍企業、智能制造行業“獨角獸”的加入。
以金隅智造工場為代表,“十三五”期間,海淀著力優化功能區空間布局,堅持創新引領,“穩”字當先,在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醫藥健康等硬核產業的同時,積極探索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在邁入“自貿區時代”的重大歷史機遇之際,將海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全力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海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926.0億元,同比增長7%,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2.4%,居全市首位。今年上半年,雖然企業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困難重重,但海淀創新活躍度有增無減,今年1—5月,海淀園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收入8959.3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高出中關村整體水平3.4個百分點。
空間資源融通構建新型城市形態
以老舊工業廠房改造升級理念打造的金隅智造工場,位于北京西三旗核心區域,多方資源匯聚于此,讓金隅智造工場超出了傳統產業園區的范疇,成為北京市智能制造領域新地標。
2019年,海淀產業空間統籌提升,全區產業空間摸底工作完成。通過對存量空間的改造升級,以及新增產業空間建設的穩步推進,中關村壹號、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等新增園區正式啟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100平方公里自動駕駛示范區一期自動駕駛測試道路全面開放。
今年5月,海淀發布《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盤活釋放716萬平方米優質產業空間,建設“美麗鄉村”和一批特色產業園區。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建設也成為海淀區構建新型城市形態、促進區域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戰略腹地和發展縱深的重要舉措。
打開中關村科學城規劃圖,“一軸、一廊、一帶、一極、四組團、多節點”的空間結構在海淀全域鋪開。作為“三城一區”之一,中關村科學城正以中關村大街和北清路為縱橫兩個主軸加速建設,擴大至海淀全域。“一帶”與“一軸”相平行,以“三山五園”為基礎的綠色生態與歷史文化發展帶與前沿技術集聚園區相協調,形成特色鮮明、分工合理、協同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
壯大“高精尖”培育新業態
在中科智匯工場的中科院科技成果展廳,永能動力技術總監劉樂站在由永能動力設計研發的高速向心式汽輪機的展臺前感慨萬千:“對于一位科學家來說,從事技術攻關是最擅長的事,但想要再往下走就變得無從下手了。”
為幫助像永能動力這樣的中期團隊加速科技成果轉化,2017年12月,中科院北京分院與海淀區政府簽署《開展科技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科智匯工場應運而生。2019年10月,永能動力項目團隊入駐到中科智匯工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項目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實現了小批量應用向深度市場化的進一步轉變。
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初一公里”難題,中科智匯工場建設了“CAS概念驗證中心”,中關村科學城每年提供400萬元的“種子基金”,用以支持“智匯行動”概念驗證創新大賽的優秀項目走向市場。
不斷出臺政策措施鼓勵優秀項目、企業落地,“十三五”期間,海淀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區塊鏈等領域形成了廣泛的布局。截至2019年底,海淀區科技型企業總數達14.08萬家,占全市的1/4,其中46%以上是成立5年內的創業企業。
坐標北清路沿線,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的中關村壹號拔地而起,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金融等前沿產業,這里是海淀高科技產業聚集帶的未來新地標。隨著對“高精尖”產業的不斷優化,海淀第三產業增加值每年實現穩步增長,融合發展出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新型產業生態,例如以快手、抖音等企業為代表的短視頻行業,憑借AI、AR、VR等技術,極大提高了內容傳播的速度和廣泛度,實現收入迅猛增長,也成為文化與科技融合與縱深發展的典型代表。
科技引領掀開海淀智慧一角
在金隅智造工場,新石器自動配送機器人為園區工作人員送去一份份可口的午餐;在中關村西區,所有的信號燈均實現了根據路口的實時車流量配時自動優化,行人和車輛“傻等”紅燈的現象成為過去;在北區,坐上Apollo自動駕駛出租車,邂逅稻香湖斑斕秋景。
讓新技術、新模式在場景中驗證,在場景中迭代,在場景中示范,海淀作為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近年來不斷聚焦科技場景應用,推動一批成熟應用場景在海淀乃至全市范圍內推廣應用,使企業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助力首都高質量發展。
智能步道、智能語音亭、小度機器人、智能家居、交互體驗……發揮海淀技術優勢,全國首個AI科技主題公園為百姓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科技化、便利化的智能服務,讓百姓能充分參與其中,體驗科技公園的魅力。
從2018年至今年5月,海淀公園搭建了良好的科技展示平臺,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高科技產品在園區內的運行。目前,科技主題公園一期、二期的建設工程已經完成。
當前,多場景科技應用在海淀穩步推進,自動駕駛示范區、超高清視頻、量子點光譜傳感、科技公園、5G網絡覆蓋、智慧交通、政務大數據加密融合等7個場景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基于人工智能的樓宇經濟監測、金融風險智能監測、101中學智慧教育、應急管理特種機器人、基于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北塢嘉園智慧社區、智能處理器芯片應用、非公黨建學習交互平臺等12個項目預計大部分年內完成。
來 源: 金隅智造工場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