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也開始內卷了嗎?趕在10月的尾巴,宿華辭去快手首席執行官一職,“雙11”正式開場時,互聯網電商曾經的“二把手”紛紛走到了臺前。京東徐雷、拼多多陳磊、字節跳動梁汝波以及接任蘇寧易購的黃明端,“成為真正的企業操盤手,再創行業奇跡”是很多人的期待。這似乎也昭示著,電商江湖的流量鼎盛時期已過,還要再變一番模樣。
“繼任者”正面交鋒
“寶寶們,今天就給你們炸一波特價,明天,東西就不是這個價了”,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每一個直播間的主播都在“循環”說著這一句話。在這個聲音的反復灌輸下,“雙11”的開場讓不少消費者反應平淡。
面對平淡的C端反饋,創始人們早已讓出一線,接棒者們迎來了最難的“雙11”。
在“雙11”開場時,二把手們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徐雷在眾多公開場合中將實體商業轉型作為演講或講話的主題。今年的“雙11”,京東更是讓新即時配送業務—小時購試水開場。在徐雷看來,京東“雙11”將成為一批新型實體企業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
同期,蘇寧易購的“雙11”戰略也瞄準了線下。今年的“雙11”,是黃明端上任后迎來的首場行業大促。北京蘇寧易購在發布中也提到,北京的4家門店將在11日早8點啟動36小時不打烊服務,并強調線上線下雙線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黃明端曾執掌大潤發23年,是一位實體老將。阿里入股蘇寧易購后,黃明端是阿里解決實體零售難題的第一人選。
京東近兩年來,頻繁鋪設線下店,徐雷似乎想要做出實體企業轉型的樣板間;相比之下,黃明端接管蘇寧易購,這要挑起上萬家線下店的重擔。
在業內人士眼中,盤活資源,實體商業大有可為,而且實體店有望撐起導流、體驗的功能。
四處摸索增量
電商20年。20年前沒人知道電商會改變人們的購物方式,那時的黃明端與張勇、徐雷并無交集,陳磊、梁汝波應該還是學生,如今他們已經成為同場競技的電商人。
電商20年,經歷了黃金發展期,進入深水區,傳統電商模式已漸趨平淡,企業們渴求用戶與轉化率。摸索過程中,成千上萬的縣域市場,成為大佬們的試煉場。
此前,陳磊在財報會議上提到,拼多多成立“100億農業科技專項”。拼多多從農產品起家,不再過分強調對“五環內”的期許,繼續深耕下沉市場。也正因為拼多多的異軍突起,改變了下沉市場的電商格局。
此后,做電商的企業們,對下沉市場多少會有一些想法。三四線市場購買力總量正在超越一二線市場,成為家電等企業下一個爭奪的“金礦”。包括蘇寧、京東和國美電器等電商平臺,陸續在三四線市場開設線下實體店掘金。徐雷升任京東零售集團CEO不久后,京東也推出了拼購業務。另外,阿里也在2020年正式推出淘寶特價版。
張勇也曾公開表示,淘特在阿里生態的定位,一方面是拓展更多下沉用戶,另一方面是滿足偏好性價比的用戶,還有就是縮短農產品、工廠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徐雷所說是未來三年,在下沉市場再造一個京東。
不僅是傳統電商,短視頻平臺的商業化也深入到下沉市場。產生了許多“草根網紅”的快手,面對下沉市場時能快速引起共鳴,而它的商業化也在加快步伐。
梁汝波則站在了“雙11”的漩渦中心,字節跳動的商業化同樣需要深入下沉市場。有統計數據顯示,西瓜視頻較抖音本身更有下沉優勢,但抖音與西瓜視頻的協同效果還有待考量。
平臺需要革新
根據E Marketer公布的全球電商發展報告,2020-2022年,全球線上零售市場規模將從4.28萬億美元增長至5.42萬億美元,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其中,2020年和2021年的年增長率分別能達到27.6%和14.3%。但2022年之后,線上零售市場的增長曲線就會大幅放緩,直播電商這一細分領域也就要告別高速增長時代。
從上述數據來看,不論是傳統電商還是興趣電商,新掌門面臨的挑戰只增不減。企業平臺需要革新,尋求新的增長引擎,這都是巨頭接班人面對的職責。
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龍小鳳認為,電商出現20多年,展示形勢和吸引消費者的模式上,進化的頻率非常快。當下,需求端已經變了,消費者對新商品、新品牌的需求日益增加,像二三十年前一款商品可以賣很多年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年輕一代的個性化需求、商業社會不斷成熟下的理性消費更加速了消費品的創新和迭代,也正在改變中國消費市場發展的趨勢、軌跡。
面對市場的變化,高級經濟師邵信芳指出,有效刺激消費和優化需求分流,是平臺在競爭更為激烈的態勢下強化自身優勢地位需要考慮的問題。這其中包括:如何通過提升品質和改善售后刺激消費需求并吸引消費者,如何通過需求洞察精準定位生產和供給,如何通過延長或分散營銷周期來分步滿足需求,從而實現“細水長流”式的業績提升等等。
來 源:北京商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