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立足產業新城的在去年首次邁入千億房企陣營,并首次進軍商業地產挖掘存量市場。
2019年,華夏幸福營業收入1052.10億元,同比增長25.55%;歸母凈利潤146.12億元,同比增長24.40%,過去五年其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2.1%。
公司整體毛利率達43.7%,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ROE為35.7%,同比增加0.5個百分點。公司現金分紅45.20億元,連續五年現金分紅占凈利潤比重不低于30%,為股東提供高回報。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作為國內最早以開發性PPP模式整體建設運營產業新城的企業,目前累計布局近80座產業新城。2019年,公司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投資額1956.13億元,同比增長17.8%;新增簽約入園企業545家,平均單家新增簽約額比去年同期高出51.8%,公司新增簽約投資額持續高速增長,近四年復合增長率38.2%。
2019年華夏幸福首次涉足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已經覆蓋了北京、深圳、武漢和東莞4個城市。在城市更新方面,華夏幸福目前在8個城市更新項目中被選為前期服務商,總計新增的土地儲備規劃計容面積也達到了171萬平方米。
營收首破千億元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是中國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自2011年上市公司以來,華夏幸福連續八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較快增長。
從2011年營收77.9億元起步,華夏幸福以年復合增長率38.46%的增速,在2019年突破了千億大關。
年報顯示,2019年華夏幸福實現營業收入1052.10億元,同比增長2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12億元,同比增長24.4%;公司整體毛利率達43.7%,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近五年毛利復合增長率達到36.5%;綜合毛利率達到43.8%,連續三年超過40%。從業務結構上來看,產業新城業務貢獻了52.2%的毛利。
營業收入首破千億得益于環北京以外區域的強勁增長。年報數據顯示,環京以外區域收入467.19億元,同比增長81.7%,占公司主營業務營業收入比例由30.8%提升至44.6%;環京以外區域銷售額為828.09億元,同比增長9.5%,占公司整體銷售額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6.5%提升至57.8%。其中,合肥都市圈、武漢都市圈增長更為突出,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381.51%和313.00%,毛利率亦雙雙提升至50%以上。
2015年末,華夏幸福走出環京,在全國推進都市圈戰略,致力形成“3+3+N”的都市圈布局: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高能都市圈業績增長穩健,鄭州、武漢、成都三大高潛都市圈實現深耕,其他潛力都市圈持續布局。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從華夏幸福業績可以看出,包括凈利潤、營業收入等指標都呈現了較好的同比增長,這進一步體現了此類企業較好的投資策略和經營策略,具有穩健經營的趨勢,也較好地回避了地產周期性降溫所帶來的風險。從后續發展來看,隨著北京大興機場建設、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等利好消息,預計環京環滬等項目的銷售會進一步改善。
新增簽約投資額1956.13億元
“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華夏幸福作為最早提出產城融合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早在2016年就已經開始摸索發展模式,以“產業新城運營商”的角色為人熟知。
什么是產業新城?主要是以開發性PPP模式開發運營產業新城,其中包括規劃設計、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配套建設、產業發展服務以及綜合運營服務六項具體服務,是一套區域綜合發展整體解決方案。通俗地講,即:通過導入產業吸引人,通過優越的居住環境留住人,最終實現人的安居樂業。
從選址來看,一般在都市圈外圈層中的潛力地區,既幫助中心城市緩解現有產業和人口以進一步發展,又帶動整個城市群的全面發展。北上廣深對應的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就是華夏幸福產業新城核心布局的地區。
2019年,華夏幸福新增簽約入園企業和簽約額均呈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投資運營的園區新增簽約投資額1956.13億元,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同期上升17.8%。新增簽約入園企業545家,平均單家新增簽約額比上年同期高出51.8%,產業新城業務園區結算收入額368.37億元。公司新增簽約投資額持續高速增長,近四年復合增長率38.2%。
華夏幸福透露,未來將通過全面開放合作,吸引社會各方合作伙伴參與產業新城及住宅投資,分享收益,更好的撬動產業新城資源,加速產業新城建設,實現產業新城開發平臺化。2019年,華夏幸福在開放合作方面進展迅速,其他開發商參與取地的產業新城從14個增長到31個,合作伙伴取地面積同比增長58%。
布局商業地產實現多元化發展
2018年7月,與中國平安達成戰略合作后,華夏幸福在2019年迎來了戰略升級,從產業新城運營商轉型為綜合性資產管理平臺,業務重心就聚焦在商業地產以及不動產投資等領域。
2020年一季度,華夏幸福以不少于235億元的投資額,啟動了諸如智能裝備制造生產基地、晶圓再生項目協鑫集成、合豐泰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基地等項目。此外,從去年開始,華夏幸福在商業地產上取得突破。
目前華夏幸福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在2019年從無到有,已經覆蓋了4座城市,分別是北京、深圳、武漢和東莞。與平安人壽合作的北京麗澤首個“輕資產”業務模式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9月摘牌的武漢長江中心項目,是華夏幸福在商業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這是華夏幸福首個從拿地開始,涵蓋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全周期的商業綜合體項目,總規劃計容面積達到117.29 萬平方米。
城市更新方面,華夏幸福目前在8個城市更新項目中被選為前期服務商,主要位于大灣區城市,其中深圳有6個項目,東莞2個項目,總計新增的土地儲備規劃計容面積達到171萬平方米,也是華夏幸福積極進取的新嘗試。
華夏幸福表示,希望在做大做強產業新城業務的同時,全力開拓新模式、新領域、新地域,在商業綜合體、公共住房、康養、科學社區等商業地產及相關業務領域均取得突破,實現業務結構多元化。
業內認為,目前我國一線城市城鎮化率已逼近90%,未來地產的邏輯將從高周轉的項目開發轉向存量不動產的價值深度挖掘。房地產行業重資產時代,土地儲備和拓展能力決定了房地產企業的發展上限。隨著輕重資產并存時代的到來,運營能力將決定房地產企業的上限。
來源:長江商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