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對購物中心造成了巨大影響,令原本的銷售旺季也變成了淡季,但隨著疫情控制和復產復工,消費也被隨之帶動起來。記者看到,特殊時期,各個商家紛紛開展自救,通過線上商城、同城配送、社群營銷、優惠促銷等方式提升營業額,減少損失。
通過各種自救手段,這次疫情也讓大多購物中心、百貨意識到線上布局對于線下實體的導流重要性。祥云小鎮相關人員表示,利用持續的抖音曝光給商戶帶來更多流量,幫助零售商戶在 短視頻時代學會運用鏡頭銷售。這場防疫攻堅戰在改變人們生活軌跡的同時,也無意中推動了無接觸購物形式,以及零售新業態的萌芽和發展,讓線上線下渠道更加緊密的結合。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過后,一些新的業態即將崛起,購物中心乃至整個商業地產都會迎來一波大的變革。
雖然疫情加速了實體商業的調整,但并不會出現所謂的“顛覆性改變”和“報復性消費”。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認為,疫情并不會對實體商業帶來顛覆性改變。此次全國如此空前多的人群被隔離在家,無法外出正常消費特別是聚會,這會讓大家對于線下商業面對面社交的重要性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同時,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由于疫情的突發,導致消費者正常購物需求被按下了暫停鍵,一些計劃內的購物清單暫時沒有購買渠道去消費,而在疫情過后,時常會出現消費者集中性購買商品的現象,疫情期間的消費需求會被彌補,所以短期內會有消費需求的釋放。
來 源:北京商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