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今年全國旅游景點有限開放。五一勞動節假日,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15億人次,同比減少41.0%;實現旅游收入475.6億元,同比減少59.6%;人均旅游消費413.57元,同比下跌31.5%。
盡管旅客人次和旅游收入雙降明顯,但對比起清明節假期分別下降61.4%和80.75%,五一期間已有較大提升,“開門不開業”的情況得到了部分改善。
假期旅游市場在轉好,文旅投資也在復蘇。5月份文旅項目新增投資達到21宗,其中簽約12宗,開工8宗,拿地1宗,越來越多的文旅項目進入開工狀態,文旅項目投資進度獲得持續推進。
華僑城再列榜首,融創50億簽約岳西文旅城?
“5月中國文旅產業運營發展指數TOP10”,華僑城位列榜首。月內華僑城正式簽約了珠海華僑城鳳凰谷生態旅游項目。據早期公布的官方文件顯示,該項目估算投資金額為50億元,而此次簽約總金額則為150億元,追加了100億元。
位列榜眼的融創文旅則簽下了岳與岳西文旅城項目,項目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總投資約50億元,由融創中國東南區域集團負責。
頻繁的簽約動作,為華僑城和融創文旅于榜單的排名持續增色。
宋城集團方面,據觀點指數了解,珠海宋城演藝文化旅游項目也于5月18日獲備案公示。而其千古情項目則于6月12日起全面開園,西安千古情則會在6月22日開演,但單就5月看,仍只有寧鄉和明月山等輕資產項目開業,排名因此有所波動。
另外,卓爾智城簽下了卓爾·十堰鄖陽府文旅項目,總投資20億元;綠地香港5億元拿地,將建晉寧綠地康養文旅項目,并在6月12日開工,總投資200億元;位于廣西扶綏縣的恒大崇左文化旅游康養城項目,則在5月31日實現開工。
世茂集團于2019年4月發布的上海藍精靈主題樂園,也在5月29日正式開園,該主題樂園位于上海佘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臨近一期項目“深坑秘境”。
根據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披露數據,“五一”四天假期,復星旅文旗下的亞特蘭蒂斯(水世界、水族館、海豚灣),分別接待了0.50、0.68、0.71及0.58萬人次,同比下降51.18%、51.42%、38.84%和16.20%,累計接待旅客2.47萬人次,同比下降42.25%。但對比起清明節所披露的兩天數據,0.39和0.41萬人次的接待旅客人次,有了較可觀的漲幅。
海昌海洋公園旗下的海昌夢幻不夜城,2019年開業,今年“五一”四天假期分別接待了0.18、0.17、0.16及0.14萬人次,累計接待游客0.65萬人次,相較清明節假期所披露的兩天數據,分別為0.045和0.05萬人次,同樣有了較大的提升。
據觀點指數了解,目前海昌海洋公園旗下擁有7個海洋公園、3個綜合娛樂主題公園,其中海洋公園內有較大部分室內場館。由于疫情防控,室內場館開放相對較晚,因此對海昌海洋公園的門票銷售造成一定壓力。
據觀點指數整理,以開放室內場館時間作為全面開放標志,除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及三亞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是在5月之前開放(煙臺海昌鯨鯊海洋公園在5月1日-5日關閉),其余大部分均在5月中才全面開放,大連的兩個項目更是到6月1日才全面開放。
盡管近年來海昌一直注重增加非門票收入,力圖使收入多元化。但是根據2019年年報,海昌海洋公園運營分部總收入為28.02億元,其中門票收入達到了19.41億元,占比達到69.27%,依然相當高。
且非門票收入絕大部分來源于門票的聯動收入,因此疫情對海昌來說影響較大。海昌的經營情況,可作為目前國內其他主題公園經營基本面的參考。
文旅投資恢復迅速,5月新增21宗
5月份,盡管疫情影響仍在持續,經濟生活基本恢復,但從文旅項目的投資數據上看,目前還處于恢復階段。
據觀點指數統計,5月份文旅項目新增投資達到24宗,為2020年1月以來最多。較4月多出15宗,較2019年同期多出8宗;但總投資金額為553.95億元,較4月少。換句話說,5月份文旅投資主體增多,市場熱度持續恢復,但單體項目投入資本較小,顯示市場對于投入大資本、大項目有所謹慎,風險偏好低。
從項目所屬類別來看,14宗為文旅綜合體項目,鄉村旅游項目和主題公園各3宗,景區2宗,另有田園綜合體和營地各1宗,投資類別更為豐富。
從投資動態分類,簽約13宗,開工9宗,開業和拿地各1宗,越來越多的文旅項目進入開工狀態,亦體現了經濟復蘇的步伐加快,各施工單位復工復產有效推進,各種施工物料的供應也恢復正常。
從項目分布地區上看,安徽、甘肅、山東各3宗,廣西和江蘇各2宗,廣東、福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新疆、云南、上海、重慶各1宗。
累計來看,2020年1-5月國內文旅項目投資60宗,同比下降24.1%;總投資金額3066.72億元,同比下降50.2%。無論從投資項目宗數還是總投資金額,均較2019年同期有了較大降幅。
五一旅游熱度逐步恢復,表現優于清明
5月份,各大旅行社的省內業務均恢復,但跨省團仍受控制。因此與往年五一假期相比,今年出游以周邊短途自駕以及一日跟團游為主,近郊親子游產品備受追捧。
數據顯示,2020年五一假期期間,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1.15億人次,同比減少41.0%;實現旅游收入475.6億元,同比減少59.6%;人均旅游消費413.57元,同比下跌31.5%。
盡管兩組數據同比降幅依然較大,但相較清明假期的疲軟恢復明顯。出游人次跌幅環比清明收窄20.4%,旅游收入增速跌幅環比清明收窄21.1個百分點,人均旅游消費413.57元,環比清明提升約222元。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的消息,五一假期首日全國A級景區開放8498家,占總數比值接近70%。另外,根據客流管控措施規定,開放景區游客流量不可超過最大承載量30%,因此多數景區須提前在線預約方可入園。
其中,廣東省全省426家A級旅游景區中,恢復開放A級景區309家,占比約72.5%,全省累計接待游客1861.5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五成,旅游總收入103.6億元,接近去年的五成;四川省開放A級景區619家,共接待游客688.96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8556.40萬元,分別達到去年五一期間的50.02%和45.89%。
云南省恢復程度則更為理想,共接待游客996.62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6.8%,實現旅游收入78.58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8.6%。
另外,國內熱門旅游城市三亞,其景區景點、鄉村旅游點在5月1日-4日,累計接待游客14.78萬人,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30.22%。
從民航數據上看,5月單月2583.1萬人,同比下降52.6%,1-5月累計11664萬人,同比下降56.5%;1-4月累計民航客運量9081萬人,同比下跌57.5%。單月來看,民航數據正快速恢復,但離正常狀態仍有相當差距。
從鐵路數據上看,5月鐵路客運量15675.3萬人,同比下跌49.11%;1-5月累計鐵路客運量65179.01萬人,同比下跌55.55%。對比來看,鐵路運輸客運量環比上升40%,而民航則上升54.54%,可見民航運輸在逐步放開國內航線,國外航線也在適當增加彈性的背景下,也在跟隨快速恢復。
接下來隨著省際交通繼續恢復,以及旅客對出行安全性的信心提高,國內旅游業預料會持續復蘇。
來源:觀點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