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發展新基建上升至國家戰略,政策層面大力推進新一輪圍繞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隨著疫情帶動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新基建”概念的推出,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趁勢而上,引爆“新基建”風口。
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入局,一場關于“新基建”的搶位賽正式打響。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應用平臺百融也將發揮自身科技優勢,強勢布局金融場景。百融的科技基因根深蒂固,基于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先進技術和深刻的行業洞察力,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賦能、風控賦能、營銷賦能,快速夯實提升銀行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能力,促其業務發展。
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百融實現了以AI技術重塑金融場景。如針對金融信貸業務,百融運用語音文字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人臉識別)和知識圖譜(關聯性分析)等新技術,打造出貸前反欺詐、貸中監控預警、貸后管理為一體的智能風控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貸前環節,百融提供豐富全面的身份核查與核實技術方案,配合規則反欺詐、設備反欺詐、關系圖譜、反欺詐評分等產品,有效幫助金融機構化被動為主動,提前攔截欺詐發生。其中,諦聽設備反欺詐是基于百融云創自有專利設備標識,可以通過識別設備端的環境風險、行為畫像、群體風險、應用風險、預警名單來預防群控、撞庫、盜號等欺詐風險,為金融行業線上渠道的欺詐識別提供“利器”,自上線以來得到了合作客戶的廣泛好評。
同時,百融還深耕于供應鏈金融。百融通過數字挖掘建立起核心企業與非核心企業之間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的深入交流,讓眾多處在信貸劣勢的鏈上非核心小微企業擁有更多的信用數據。此外,百融還為金融機構設計信貸風控模型,通過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警惕而進一步幫助小微企業降低信貸申請門檻。
基于此,百融獲得了業內外的一致認可。作為國家發改委首批“綜合信用服務試點機構”,百融積極承建多個信用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多年來在賦能金融信貸業務及智能風控引擎設計、研發等方面的優勢,提升平臺中小微企業信用水平,有效解決銀企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普惠金融的良好發展做出貢獻。
隨著“新基建”之風的到來,百融的科技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未來,依托自身的技術、人才、場景、流量優勢,百融有望在移動金融、智能營銷、風險管理等領域進一步發揮所長,繼續與傳統金融機構深化合作。百融將發揮自身科技優勢,不斷加碼科技創新,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
來 源:互聯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