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合肥投資增速創近33個月以來新高
擴大有效投資,積蓄發展后勁。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國家、省市“六穩”“六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市投資開始逐漸恢復,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市統計局近日發布分析報告:上半年,全市新開工項目顯著增多,項目建設量質齊升,投資逐漸恢復。其中6月當月投資同比增長20.6%,創近33個月以來新高。
新開工項目創新高
“再生晶圓制造基地項目是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基于對合肥產業和營商環境的認可,我們決定投資20億元啟動合肥制造基地的建設。”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淵表示。6月2日,新站高新區總投資221.9億元的30個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383.48億元的5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重大項目是做好“六穩”工作、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重要支撐。再生晶圓制造基地等一批重點項目的落戶,見證了我市今年以來如火如荼的投資熱度。
數據顯示,從新開工項目看,6月份,全市新開工項目數增加292個,比去年前4個月的總和還多13個,創近兩年新高;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6%,對全市投資形成有力支撐。上半年,全市新開工項目729個,同比增加101個,投資額增長11.9%,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4個百分點。
多個重大項目按下“快進鍵”,高端產業持續領跑。分析顯示,從高端產業看,上半年,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5%,連續4個月保持20%左右增速,占全市投資的14.6%。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倍,創2015年5月以來新高,以聚變堆主機研究設施園區、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等項目為代表的研發與設計服務業投資增長3倍。
基礎設施建設多點發力
合安高鐵、明巢高速、德上高速合樅段、滬陜高速改擴建、合六南通道等項目加速推進,帶動6月份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6.9%,拉動全市投資增長14個百分點。分析顯示,在重大項目引領下,上半年,全市基礎設施投資實現“負轉正”,由前5個月的下降14.7%轉為增長4.9%,占全市投資的19.8%。
教育、醫療等社會領域投資是補短板、惠民生的關鍵。據分析,上半年,全市社會領域投資增長40.2%,連續兩個月保持在40%以上,總量占全市的4.9%,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其中,受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臺、安醫大臨床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等大項目拉動,占比近六成的教育設施投資增長30.8%,連續兩個月增速達到30%以上;老年護理院、市二院老年護理院、合肥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大項目加快推進,衛生行業投資激增78.5%。
“我們正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對標長三角先發城市,聚焦‘兩新一重’等國家政策導向,謀劃一批重大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向謀劃儲備要后勁。”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基建投資朝氣蓬勃
緊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我市正加速布局新基建,培育新動能。分析顯示,今年以來,我市新基建投資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速。上半年,全市新基建項目201個,同比增加20個;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43.1%,比前5個月加快19.7個百分點。
安徽鐵塔5G宏基站、菜鳥網絡中國智能骨干網(合肥經開)北區一期等項目相繼入庫,帶動5G、大數據中心等投資成倍增長,分別增長1.9倍和1.3倍。
新基建加速起跳,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分析報告顯示,上半年,數字經濟投資增長9.8%,比前5個月加快2.5個百分點。其中,在中國移動公司網絡轉型升級、中國電信公司電信網絡建設等新增大項目的拉動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1倍;電子計算機行業增長67.8%,雷達設備、電子器件分別增長37.8%和20.6%。(李駿 蘇曉瓊)
來 源: 合肥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