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晚間,改造后的望京小街正式“開街”,吸引大量人流。
北京8月8日,經過近5個月的改造,北京大山橋與望京街交叉路口以西的望京小街8日晚間正式“開街”。
過去這條街道雜亂擁擠,兩側停滿機動車和共享單車,道路通車功能基本退化;街巷深處建筑空間老舊,客流稀少,且部分樓體上安裝了大量有安全隱患的超大廣告牌匾。如今,兩側行車道連為一體,這條北至望京街,南至阜榮街的背街小巷成為一個42米寬的完整商業街區。
8日晚間,記者看到,這條380米長的商業步行街人頭攢動,兩側分布整齊的立式店招,街道中央有一處音樂互動噴泉,許多孩子在里面玩耍,上空還掛有彩色天幕。
在小街南側,設有一個由商業樓宇合圍成的下沉庭院“望京坊”,其內有上百家餐飲門店,露天雕塑、水幕電影,小劇場及1200平方米的藝術展覽空間。
從北京的王府井到上海的南京路,從成都的春熙路到廣州的上下九,熱鬧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不僅是旅游的熱門目的地,更是一張張展示文化的城市名片。
探索商業街區改造的共治模式
近年來,國家力推步行街改造提升。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改造提升步行街,推動消費回升。上月,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透露,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國培育30到50條環境優美、商業繁華、文化濃厚、管理規范的全國示范步行街。
小小一條街道,改造起來卻并不容易。
據介紹,望京小街涉及產權主體復雜,除了兩側的萬科、方恒兩個企業主體外,小街上有近千個零散商戶持有產權。街的一端還有一個1400多戶業主的小區。同時還有大量零散商戶持有部分產權,小街更新涉及利益方數量較多。
“產權主體多,商戶、居民訴求不統一,統籌設計與規劃協調起來難度大。”望京街道辦事處主任楊曉昇表示,在改造的過程中,街道抓住民企萬科與國企方恒兩個重點主體,建立了以黨建協調委員會為核心、小街自治委員會為支撐、商戶自治聯盟和流動黨支部為補充的治理架構,將望京小街產權方(企業)、管理方(職能部門)、使用方(商戶、居民、消費者)形成有機融合,并運用“吹哨報到”機制,推進解決交通秩序、垃圾分類、施工管理、餐飲及商戶規范管理等重難點問題。
同時,成立望京小街街區共治委員會,簽訂商戶自治公約與街區文明公約,建立小街公共收益“資金池”,形成城市物業專業管理、街區經營收益反哺街區長期管理運營自轉模式。
在朝陽區政府引導下,房地產開發企業萬科作為社會資本參與到了改造當中。萬科集團合伙人劉肖表示,萬科在改造過程中,主動參與、設計改造方案,通過將望京小街的改造整治與緊鄰商業辦公區的升級煥新相融合,形成了目前宜居、宜商、宜業的街區級特色更新。
國際化和產業升級
劉肖說:“改造之前,我們做了200個非常深入的調研,這些調研讓我們感受到整個街區,乃至望京、朝陽發展的脈搏。這讓我們在改造中,更強調藝術的元素、文化的元素,時尚的元素,強調商戶的升級和消費的升級,這些是朝陽區域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望京地區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外籍人士,望京小街周邊一公里范圍內,有6家世界五百強和30多家跨國企業,常住外籍人口4000多人,是北京較早成熟的國際企業和國際人才聚集的片區。
改造后的望京小街除了融入國際化的元素外,還帶動當地的商業和產業業態升級煥新。
此次改造中,差異化地引入了新晉品牌和網紅IP業態。另外,在辦公的招租選擇上,望京萬科時代中心定位于集團型企業總部辦公,重點引進規模在200人-5000人的TMT領軍企業。盡管進入后疫情時代,但是商街的整體改造提升,吸引了很多明星企業進駐,例如keep、唱吧、HIGO、北控城市發展等企業總部。據測算,未來入駐樓宇的企業平均年納稅額可過億元。
城市更新時代
望京小街的改造是各地推動城市更新的一個縮影。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當前,城市發展重心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更新”的轉變,包括老城改造、老舊小區改造、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性修復和重建等在內的城市更新正越來越多地在各地開展。
仲量聯行近期發布的2020城市更新白皮書指出,城市更新的趨勢已經從“點狀更新”轉向“片區更新”,片區更新模式逐漸從“拆、改、留”轉向“留、改、拆”進行轉變。而“社區”作為區域功能模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片區更新的核心要素,其中老舊社區成為需要突破的關鍵問題。傳統的房地產開發邏輯在老舊社區更新改造中不再普遍適用,“漸進式更新”和“微更新”將成為新的趨勢。
面對改造資金的難題,白皮書稱,從政策層面,政府可以出臺社區改造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的相關標準、規范與程序,加大對社會資本的激勵政策;在市場化資本介入層面,可通過物業捆綁、社區服務捆綁及廣告捆綁方式實現收益期權定向出售,豐富社區改造資金來源。
成為城市運營商也成為眾多房企的轉型方向。如:碧桂園、萬科、恒大、旭輝、陽光城、龍光集團,以及新世界中國等港資房企等均布局有大型城市更新項目。萬科表示,在城市更新方面,擬以功能環境重塑、產業重構等為發力重點,用新物業形態重構城市價值,實現更豐富更高級的城市形態升級。
來 源中國新聞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