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珠江之畔的魚珠智谷,新徽派風格建筑的氣息撲面而來:青磚白墻,綠樹成蔭,一座座創客空間和辦公樓錯落有序。很難想象,現在的新經濟商務園此前曾是違建鐵皮房、泥淖遍地的景象。
“丑小鴨”變身“白天鵝”的故事每天都在城市里發生,這場變化的“幕后導演”,正是廣州全面深化推進的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
城市建設由規模驅動邁向質量驅動,廣州從過去簡單的“三舊”改造,轉向以“存量與增量聯動、產業與空間結合、文化與活力并重”為特征的有機更新。
以深化城市更新為突破口,全力撬動城市空間、產業動力、綜合功能、社會治理等全方位升級迭代,全面激發產城融合新活力,提升城鄉發展質量,積極擁抱新發展格局。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廣州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破與立騰出“三舊”壯大新經濟
從舊廠房到科技園,短短幾年間,位于廣鋼新城的嶺南V谷重新披上了產業新衣,孕育新的動能。
從前,這是一片20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石灰廠、耐材廠、粒鐵廠稀疏分布。“如今,工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企業孵化器、人才服務站、新三板專屬服務中心!睅X南V谷項目負責人張海彬感嘆,破與立之間,這里又重新煥發生機。
縱觀國內外大城市的發展歷程,都曾面臨著共同難題:隨著城市規模擴大和城市化程度提高,老城區功能弱化、城中村土地利用低效等問題日益凸顯,城市發展和治理走入瓶頸。
如何破局?建立城市更新“一張圖”,向存量要空間,讓產業與空間結合,這是廣州開出的解題“藥方”。
整治舊村莊,注入設計源動力?罩辛Ⅲw花園、絢麗變化的“設計寶盒”……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操刀的“設計殿堂”。拆除歷史違建20萬平方米,騰出83萬平方米連片發展空間,引入建筑設計、芯片設計、時尚設計等企業,廣州設計之都正探索一條村級工業園改造的路徑。
放下老工業包袱,輕裝邁向科技園。廣州造紙廠上的天地薈,東方紅社工業區上的創意園,還有稅收過億、引進20多家數字產業企業的保利1918智能網聯產業園“亮劍”人工智能。
木材市場“退出”,知識經濟“生根”。麒麟軟件日前落戶位于魚珠片區的中國軟件CBD,將與同屬中國電子、新近落戶于此的飛騰信息、盤纏科技,形成“芯片—系統—應用”全鏈條。魚珠智谷改造運營以來,4萬平方米園區創造出高達20億元的年均產值,單位“畝產”達到全省頂尖水平。
構建“1+1+N”城市更新政策體系,廣州在全國首創為產業建設量與總建設量占比劃出了“底線”——明確不同圈層城市更新單元產業建設量占總建設量的最低比例要求。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騰空間、引產業、謀發展是大勢所趨,城市更新是廣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減與加“去房地產化”增強公建配套
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關鍵是要補足民生短板,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優化高能級城鄉功能結構布局。
地鐵3號線珠江新城站,每日上演著人流的潮汐,職住分布的不均衡,跨越幾十公里通勤早已成為上班族的日常!巴ㄟ^城市更新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住房供應量、公共服務配套,為城市留住人才!睆V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廣州市城市更新單元設施配建指引》等文件出臺,首次對產業周邊配套設施提出剛性要求。
在中心城區,獲批改造的南洋電器廠終于走入“退二進三”的產業迭代進程,改造后的南洋電器廠將規劃增加公建配套17項,包括幼兒園、文化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進一步提升老城區公共服務能力。
在外圍區域,全國知名的淘寶村里仁洞村打造有活力的區域級開放空間設施——“萬博公園”,并引入優質中學、規劃綜合醫院、建設5300套人才房。全域改造的里仁洞村共配置315處公共服務及市政設施,城鄉綜合服務能力實現飛躍。
在新一輪城市更新中,廣州以更大力度配置醫療、教育、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打造公建配套供應的“廣州標準”!芭f有的城市更新模式容易造成開發碎片化、資源分布失衡、建設急功近利等問題。新一輪城市更新則本著去房地產化模式,重視城市功能的綜合開發!睆V州市城市更新規劃研究院院長駱建云說。
表與里城市有“顏值”人民更幸福
16個大門崗“升級”嶺南風,紅線內違建拆后披綠……最大的“釘子”大缽盂18棟違建已經消失,白云山“顯山露水”換新顏。“啃下了‘硬骨頭’,拆除困擾群眾多年的違法建設,城市‘綠肺’初步實現還綠于民、還景于民!卑自粕焦芾砭志珠L王昱說。
推進城市更新,不僅改變城市外在面貌,也為內在肌理賦予新的生命力。
天更藍了。今年前三季度,廣州空氣質量達標248天,“好天氣”占比超九成,PM2.5濃度再創新低,僅為20微克/立方米,“廣州藍”繼續刷屏朋友圈。
水更清了。河涌清澈、魚蝦暢游,147個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棧道與流水蜿蜒并行,綠樹與鮮花相映成趣,全市已建成163公里碧道,千里碧道畫卷正徐徐展開。
環境更優美了。4100多萬平方米違法建設被拆除,新增綠化510萬平方米,創意園、孵化器替代了“散亂污”,口袋公園、文化廣場、社區服務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相比新城建設“白紙上畫畫”,老城更新涉及更多利益主體,更需群策群力!捌挛蓓敻袑哟巍薄巴勾坝欣诓晒狻薄用、企業、政府各抒己見,博采眾長,永慶坊二期國慶期間試運營,從規劃設計到實施建設,“共同締造委員會”全程參與。
來自上海的“最美書店”鐘書閣進駐永慶坊,人氣更加高漲!拔覀冎匾暸c當地歷史文化相契合,一起共建西關文化的地標,這樣最好不過了!睍杲浝韽埼奶寡。
來源: 南方日報來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