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表現:銷售業績增速大幅下滑,銷售表現明顯分化
銷售業績同比下降41.3%,千億軍團降至20家。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759.7億元,同比下降41.3%;銷售額破千億房企20家,較去年同期(41家)減少21家;百億房企130家,較去年同期(158家)減少28家。
● 房企銷售表現明顯分化
一是央國企銷售表現較強,部分實現正增長,如央企的中鐵置業、中建東孚、中建智地、中建三局等,地方國企如越秀地產、廈門國貿等。二是經營穩健的民企銷售降幅在40%左右。三是出險房企銷售降幅普遍在60%以上。
● 拿地表現:全年整體拿地低迷,地方國資成為投資主力
拿地總額同比下降48.9%,全年整體拿地低迷。2022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2975億元,同比下降48.9%,全年整體拿地低迷。TOP100門檻值為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億元,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35.3%。
● 拿地銷售比均值降至
房企投資力度同比減弱,拿地銷售比均值降至15.5%。2022年,50家代表企業拿地銷售比均值為15.5%,較去年同期下降11.4個百分點。其中,央國企及混合所有制房企拿地銷售比為21.4%,仍保持了一定的投資強度;民營房企權益拿地總額降幅則超80%,拿地銷售比僅5.8%,投資規模和強度銳減。
● 聚焦三大城市群,地方國資成投資主力
2022年,代表企業投資布局更加聚焦收斂,長三角、粵港澳(內地)、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拿地金額占比較上年增加9.4個百分點至77.6%。同時,國央企和城投公司依然是集中土拍的成交主力軍。2022年,22城集中供地,地方國資拿地金額占比達到42.0%,超過了央國企的37.4%,民企僅為15.8%、混合所有制企業該比為4.8%。而受到資金壓力的影響,全國性布局的頭部民企除龍湖外,基本在土拍市場上消失。而本土民企在各自深耕的地區反而表現比較積極,例如濱江在杭州土拍中表現非常搶眼。
● 總結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認為,房企應在銷售端提升交付力、產品力、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銷售回款,在拿地端通過換倉一二線城市、聚焦收斂于城市群建設來有效把握市場機遇,合理安排銷售和拿地節奏,實現穩健發展。
來源:中指研究院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