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了亞洲新富豪們的“新寵”?
近兩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猛增。新加坡金管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2月底,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超過400家,而在2018年,這個數字還是27。
在過去20年里,亞洲是全球家庭累計財富增長最迅速的地區,尤其是中國。根據瑞銀提供的數據,中國市場億萬富豪財富在過去10年錄得近9倍增長,已經超越歐美發達經濟體成為富人主要誕生地。
而家族辦公室作為財富管理的最高形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超高凈值人群的青睞。香港某知名家族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楊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和新加坡想爭奪亞太家族辦公室樞紐中心位置,因為家族辦公室業務能夠發揮巨大的乘數效應,將資金引導至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股權投資和私人慈善事業等,為金融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機,令經濟整體受惠。”
據記者獲悉,目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已經完成業界咨詢,正在制定相關立法建議,擬為家族辦公室所管理的投資產品提供稅務寬免,并于去年6月成立“FamilyOfficeHK”團隊,為超高凈值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務”,以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的吸引力。
家族辦公室興起
7月22日,嘉實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增設家族辦公室,其副總經理表示,希望利用香港作為內地和海外市場“超級聯絡人”角色,拓展全球家族辦公室業務。據楊帆介紹,今年以來至少有50家家族辦公室入駐香港。
早在今年5月,長和系創始人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成立家族辦公室,以尋求新的交易投資機會。李嘉誠這一舉動,再次讓家族辦公室這一概念被越來越多提及。
“我們過去一年來接獲的關于成立家族辦公室的咨詢增加了一倍,尤其是內地超高凈值人士比例明顯提高。大家也很看好這個市場,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參與的熱情很高,銀行、信托、證券、保險、律所、股權基金等都在成立自己的家族辦公室。”香港另一家族辦公室首席投資官李林(化名)表示。
“家族辦公室”簡而言之即家族的私人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并且使資產能夠順利地跨代傳承和保值的機構。也可簡單將其理解為超有錢人的“大管家”。
楊帆稱,家族辦公室可劃分為單一家族(SFO,Single Family Office)和聯合家族(MFO,Multi Family Office)。單一家族辦公室可投資資產通常需要達到至少1億美元,聯合家族辦公室一般至少要2000萬~1億美元(單個客戶)。
“家族辦公室的核心功能之一是管理家族財富。對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家辦來說,其資產配置會涉及到多種類型的大類資產:包括不同區域的二級市場股票、一級市場股權投資、債券、保險、貴金屬、經營性不動產比如廠房、寫字樓等,甚至包括虛擬貨幣等特殊資產。因此,家辦的資產配置需求是全方位、綜合性的。”
同時他也表示,“家辦對資產組合穩健性的要求尤其高,因為涉及到家族傳承問題,委托人的風險與收益偏好、投資周期會和一般性的投資有很大不同。”
“除了資產管理之外,家辦的另一項功能是家族服務,這是家辦區別于一般資產管理機構的重要特點。這里涉及的服務包羅萬象,例如協助規劃子女教育、長輩的關愛、家族接班人培養等。”楊帆說。
財富咨詢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金融市場處于數十年來最不確定的時期之一,出于對財產安全性的考慮,越來越多的富人考慮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方式進行資產管理和規避風險。
新加坡成全球富豪“新寵”?
有媒體報道稱,越來越多的超高凈值人士考慮將家族辦公室設立在新加坡。即使今年4月18日起,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資金門檻從500萬新幣提高到1000萬新幣,其熱度依舊不減。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新加坡金管局一共接到143家家族辦公室的申請,目前家族辦公室數量已超過400家,而2018年僅為27家。短短4年時間,翻了14倍。
研報顯示,2022年預計會有2800名億萬富翁前往新加坡,通過設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管理資產。
而根據《福布斯》發布的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中,新加坡十大富豪中就有四位是來自中國內地的新移民,邁瑞醫療聯合創始人、董事長李西廷更排在榜首。
新加坡金管局數據顯示,2003年新加坡開始成立財富管理機構(WMI),財富管理規模4650億美元,到如今已經達到4.7萬億美元,增長了10倍。這其中參與者廣泛,包含了傳統基金經理、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對沖基金還有家族辦公室。
從數據和跡象來看,新加坡似乎成為超級富豪們的“新寵”。證券時報記者采訪了多位家族辦公室負責人,他們認為,當超高凈值人士考慮設立家族辦公室時,亞洲地區香港和新加坡是首選之地。
楊帆稱:“近段時間,的確會有客戶咨詢是否需要在新加坡設立一個辦公室,但目前多以嘗試性接觸為主。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香港依然是投資大中華區域的最佳選擇——即使在新加坡開戶,大概率還是會到香港來尋找投資標的。”
香港鉚足勁吸引家族辦公室
正如楊帆所述,家族辦公室業務能夠發揮巨大的乘數效應,將資金引導至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股權投資和私人慈善事業等,為金融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機,令經濟整體受惠。
除此之外,家族辦公室也是私人財富管理業務中最高端的一環,對整個金融服務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不只是因為家族辦公室的巨大資產規模極富商業潛力,亦是因為家族辦公室可彰顯出各金融中心自身的財富管理服務能力。
而家族辦公室在考慮落戶和管理其投資的地點時,稅務待遇往往是影響其決定的重要因素。理想的稅制可以保證家族有效地管理其投資和其他事務,支持資產傳承,并能為家族資產提供良好的治理和保護。
因此,在爭奪家族辦公室上,香港正在加足馬力,不斷推出稅務等優惠措施。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提交《財政預算案2022》時提及,在去年預算案已就進一步吸引家族辦公室來港營辦檢視相關稅務安排,經與業界了解并研究相關安排后,建議就單一家族辦公室所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管理實體提供稅務寬免。
記者獲悉,目前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已經完成業界咨詢,現正制訂相關立法建議,擬為家族投資控權工具從合資格交易所賺取的利潤,提供利得稅寬免,而且已向立法會提交修訂條例草案。如修訂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稅務寬減安排將適用于2022年4月1日之后的任何課稅年度。
“稅務寬減制度將有助于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來港落戶,以帶動更多投資管理及相關專業服務(包括金融、法律和會計服務)的需求,并豐富香港的資金池,為金融服務業創造更多商機。”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稱。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以地域為征收稅項的基礎,即,只對來自香港的收入及利潤征稅。與內地情形不同,香港不設增值稅和營業稅,主要直接稅是利得稅(企業所得稅),薪俸稅(個人所得稅)和物業稅。相比亞太其他國家與地區,香港稅種簡單且吸引力度大。
具體來看,企業所得稅對法團首200萬港元的利得稅稅率為8.25%,其后的應稅稅率則為16.5%,至于獨資或合伙業務的法團以外人士,兩級的利得稅稅率相應為7.5%及15%,虧損可無期限結轉以扣減稅款。個人所得稅包含傭金、紅利、獎金、津貼以及其他額外津貼。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為15%,另外內地居民在任何評稅年度留港不超過183天,可獲豁免繳納個人所得稅。
更為吸引人的一點,香港稅務局近年來不斷審視和推出離岸基金稅制優惠,包括豁免私募基金收入繳納利得稅及選定基金工具(即引入有限合伙基金),這些都是部分家族辦公室管理資產的常用運作模式。
2021年4月,香港稅務局通過了《2021年稅務局條例草案(修正案)(附帶權益稅收優惠)》,該法案規定,在香港繳納個人所得稅和薪俸稅的個人和雇員有資格享受附帶權益(Carry Interest)免稅,即拿到豐厚Carry(私募股權基金的核心激勵機制,即利潤提成)的VC/PE從業人員可以不用繳稅。但享受這一稅務豁免的前提是必須在香港提供投資管理服務,且由香港金融管理局認證的基金或由政府成立的創科創投基金。
德勤中國稅務合伙人潘宗杰告訴記者,此次基金利得稅豁免政策的修訂,旨在促進香港的財富和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也勢必吸引更多基金在香港營運及管理,以享受香港提供的獨特優惠,為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在港投資做了鋪墊。
為了推動香港家族辦公室行業的發展,港府一直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為在香港營辦的家族辦公室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
香港投資推廣署在2021年6月成立FamilyOfficeHK團隊,為本地、內地及海外的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支持服務,方便投資者規劃、管理和擴展其在香港的家族辦公室業務。
根據投資推廣署提供數據,截至目前,FamilyOfficeHK團隊已經處理超過50個個案,并已經成功協助至少13個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或擴展業務,當中包括內地、歐洲、東盟及美國、加拿大家族辦公室。
此外,香港證監會、金管局等政府部門連同投資推廣署參與了超過80場面向本地、內地及海外家族辦公室和業界的講座,收集有關家族辦公室業務的最新市場見解和意見。目的就是為了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亞洲主要的家族辦公室樞紐。
“我們在推動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時,會監察FamilyOfficeHK團隊的工作及評估上述擬稅務寬減制度的成效。也會考慮推行其他針對家族辦公室的支持措施,提升香港作為家族辦公室樞紐的競爭優勢。”許正宇表示。
爭奪亞太區家族辦公室樞紐
由于具有一定保密性質,因此全球家族辦公室數量并無一個非常準確統計數據。根據可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數目已由2008年僅約1000個,銳增至2019年不少于7300個,其總資產管理規模高達5.9萬億美元(約46萬億港元),占全球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總值的5%。
“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現在肯定是超過1萬個,且資產管理規模遠不止5.9萬億美元。像2020年、2021年內地不少赴港、美上市的企業,實控人都傾向于減少使用私人銀行服務,而改為自設家族辦公室管理財務。”李林表示。
家族辦公室帶來的宏觀經濟及社會效益更是不言而喻。根據香港金融發展局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設的家族辦公室如落戶香港,每年可為本地產生6億美元(47億港元)的額外商業開支,以及創造680個專業職位,例如風險管理、法律和會計服務。
根據2020年對金融從業員進行的調查,73%受訪者指出,家族辦公室是本地財富管理行業的主要“增長機遇”。社會效益方面,家族辦公室熱衷于推動慈善、藝術和環保有關的項目,以及通過VC/PE方式扶持初創企業,均有助促進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和初創企業的創新。
近年來家族辦公室在亞洲的發展勢頭強勁。可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期間,亞洲的“單一家族辦公室”數目急增44%至1314個,由于每個家族辦公室的資產規模估約6億美元(47億港元),這些家族辦公室便成為亞太區金融機構爭奪的目標客戶。
所以在吸引家族辦公室方面,新加坡同樣不甘示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明確規定,“單一家族辦公室”除了不受《證券和期貨法》的牌照歸管外(即無需申領牌照就可進行相關投資活動),更可根據《所得稅法》享有稅務豁免。
2020年1月,新加坡稅務局推出關于基金的豁免計劃,持有多只子基金的主基金(持牌“多家族辦公室”常見的結構)除了獲得單一實體身份外,無需對外公開股東名冊,由于旗下子基金自動獲得與主基金相同的稅務豁免,因此無需分開多次報稅,也方便“多家族辦公室”內的不同家族進行共同投資活動。而之前本身沒有資格獲稅務豁免的較小型子基金,亦可同享稅務優惠。
此外,在傳統投資產品如股票、債券等,合資格家族辦公室源自新加坡的大部分股息及利息收益,均獲免稅。截至最新,新加坡還將稅務豁免延伸至新的投資產品,比如綠色投資(碳排放配額)的收入。
不得不承認,新加坡的這些措施對富豪確實有相當吸引力,但這不足以說明新加坡能夠超越香港。
香港具有多重優勢
“中國內地仍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因此也是誕生超級富豪的主要來源地之一,無論從語言還是從財富投資管理角度,很多超高凈值人士依然選擇將家族辦公室設立在香港。”李林表示。
總部位于香港的德林家族辦公室于2012年成立,聯合創始人陳寧迪說:“在福布斯2021全球萬億富豪榜上,2755位億萬富豪當中,有698位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正因為香港擁有的巨大優勢,比如法律結構完善,資本自由流動,信息往來通暢,‘兩文三語’使香港能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特別是中國內地和海外華僑市場。而且香港高校林立、人才濟濟,匯聚了大量頂級人才,地理及文化上的優勢令香港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力。”
另外從規模上來看,目前為止,香港的家族辦公室規模更大,其財富管理規模達到1萬億美元,而新加坡則為7900億美元。英國研究機構Family Capital的研報指出,在新加坡設立的家族辦公室很多都是閑置狀態,大約只有40家新加坡家辦在私人市場積極開展業務、進行交易。
第三,從資產投資保值增值角度,香港是世界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允許資金自由進出,而且交投相對活躍,香港證券市場是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的關鍵集資渠道,是全球最大的股票集資中心之一和亞洲(除日本外)第三大債券中心。無論是股票、債券,還是金融衍生品等都略勝新加坡一籌。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至8月18日,香港股票市場日均成交額為1327.38億港元,港股總市值為35.9萬億港元,而新加坡股票市場日均成交額僅為8.4億美元(約65億港元),總市值為1.13萬億美元(約8.75萬億港元)。相比之下,香港股票市場日均成交額是新加坡的20倍,總市值則是新加坡的4倍。
可以說,香港的金融業在亞太區舉足輕重。作為區內的主要基金管理中心,匯聚了國際基金經理、顧問業務和私人銀行。事實上,香港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資產管理中心,也是亞洲最大的國際私人財富管理中心、對沖基金中心以及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僅次于內地)。而在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方面,香港大約有500家,其中全球最大的20家私募股權機構,就有15家落戶香港。此外,還有70多家國際大行扎根香港,擁有非常健全的銀行體系。
除傳統投資機會外,香港也有系列受家族辦公室歡迎的高端另類投資機會,例如綠色投資、紅酒投資及藝術投資。在藝術投資方面,香港每年舉辦亞洲最大型的藝術展覽,是全球第三大及亞洲最大的藝術品交易市場。
因此,在諸多家族辦公室從業者看來,新加坡目前仍難以真正撼動香港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來 源:證券時報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