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政策松綁力度趨緩,但效果逐漸顯現,城市端和企業端兩個維度的數據都顯示6月新房成交增長明顯,同比降幅也有一定的收窄。
2022年6月,億翰智庫監測城市住宅用地供應建筑面積11427.1萬平米,同比下降32%,環比微降1%,多個核心二線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掛牌,供應規模降幅較5月有明顯收窄。
分能級來看,一線城市中廣州及上海推出第二批集中供地地塊,分別供應146.6萬平米及234.8萬平米,共計381.3萬平米,同環比由于基數月一線城市均無供應地塊,因此暫不可比,樓面價方面較第一輪均有提升,其中廣州本輪推出地塊樓面均價為17265元/平米,較首輪的13302元/平米上升30%,上海本輪推出地塊樓面均價為31797元/平米,較首輪的19075元/平米大幅提升67%,二批次供地質量較首批有明顯提升;
核心二線城市中濟南、長沙、成都、天津、南京、無錫推出第二批涉宅地塊,總供應規模2097.3萬平米,同比大幅上升365%,環比微降2%,由于南京二輪集中供地推出了大量地塊,供應規模達454.6萬平米,樓面價高至16626元/平米,拉高了核心二線的平均樓面價水平,環比上升4%至8717元/平米;
普通二線城市中寧波、重慶第二批集中供地掛牌,土地供應總規模1394.8萬平米,同比下降21%,環比上升37%,樓面價環比下降5%至4383元/平米;三四線城市土地供應規模7553.6萬平米,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10%,樓面價環比保持平穩,為1857元/平米。
自2021年第三批集中供地以來,供應縮量、規則松綁成為了各城市集中供地的主要特征,2022年表現的更為明顯,以天津為例,天津首批集中供地推出30宗,后15宗停牌,最終僅推出15宗,至第二批時進一步下降至供應11宗地塊,較2021年前兩批的60宗上下有明顯下降,我們認為,當下各城市的推地策略都傾向于“貴精不貴多”,用優質地塊提高企業的參與意愿,如天津這類首批集中供地陷入冰點,樓市基本面恢復趨勢較弱,土地供應規模呈現大幅下降態勢;而對于樓市基本面恢復態勢較好的城市,如上海,供應規模降幅相對較小,不過質量提高更加明顯,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內環一次性推出4宗宅地。總體而言,在房企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城市之間的供地也存在一定競爭關系,因此城市在供地質量及供地規則上多有退讓,下半年還將保持寬松形勢。
來 源:中國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