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市房企陸續披露的月度銷售數據,多家企業6月份銷售金額實現環比大幅增長,其中不少房企連續第二個月銷售金額環比增長,改善勢頭較為明顯。
對此,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對記者表示,6月份房地產市場銷售回暖和市場信心改善息息相關。
多家房企銷售額環比高增
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個月,房企們顯然在銷售上下了功夫。根據相關公告,萬科6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金額471.90億元,環比高增53.41%;碧桂園6月份實現權益銷售金額345.2億元,環比增長20.24%;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6月份合同銷售金額分別環比增長34.21%、64.70%。
而招商蛇口和金地集團的表現更為亮眼,兩家公司6月份銷售金額均實現環比翻倍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56.10%、100.14%。
事實上,部分房企6月份實現了連續兩個月銷售金額環比正向增長。其中,碧桂園、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招商蛇口、金地集團5月份均實現銷售金額環比增速由負轉正,但增速普遍低于20%,而6月份增速則顯著加快。
“5月底以來,一些城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無法進行銷售的項目得以‘開閘’,市場存在部分報復性消費因素。另外,多地出臺利好政策也刺激了部分原本觀望的客群出手。”易居克而瑞部門副總經理繆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企6月份之前的數據相對不理想,所以凸顯了6月份銷售額增長。
李宇嘉認為,疫情好轉需求釋放,疊加樓市紓困政策出臺,促進了購房預期和信心的好轉;另外,房企在資金鏈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以降價促銷回款為主,供需兩端得以匹配。
他表示,半年業績考核是重要時間節點,開發商一般會在6月份加大促銷以求上半年業績目標達成,這也是促進銷售原因之一。
房企的銷售轉暖一定程度上印證了業界對市場短期見底的判斷。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6月28日召開的萬科2021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短期來看,房地產市場已經觸底,市場恢復是個緩慢而溫和的過程。
融資端仍存堵點 房企拿地顯謹慎
在開源的同時,房企也十分注重節流,例如在拿地方面表現得較為謹慎。
Wind資訊數據顯示,萬科6月份新增土地權益價款50.94億元,較去年6月份的252.74億元下降了79.84%;保利發展、中國海外發展6月份拿地金額則分別同比減少31.04%、22.11%。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6594.7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60.0%。易居克而瑞數據也顯示,上半年房企投資依舊謹慎,企業拿地規模大幅銳減,百強拿地銷售比不足0.2,僅有不到四成的百強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賬。
繆萌認為,這表明房企仍判斷未來市場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房企融資端仍存不順暢。易居克而瑞數據顯示,6月份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資總量為587.06億元,環比減少11.8%,同比減少62.6%。上半年,房企累計融資總量為4126億元,環比2021年下半年減少19%,同比減少49%。表明房企仍然面臨一定融資壓力。
“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融資端可能還存在堵點。”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院長陳晟對記者表示。
來 源:證券日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