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北京市發布《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加快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以石景山和門頭溝為代表的京西地區具有百年鋼鐵史和千年采煤史,是國家級城區老工業區和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更是首都的西大門。2019年北京市發布新首鋼三年行動計劃,老工業區緊抓冬奧機遇,城市復興態勢已經形成。《行動計劃》的發布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戰略部署,鞏固和深化新首鋼三年行動計劃。
為切實推動京西地區轉型發展,《行動計劃》安排了“四轉、一提升、一筑牢”6個方面共24條任務。
1、轉變區域功能和形象,深入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用好冬奧會、服貿會、新地標三張“金名片”,提升京西地區國際文化交流、體育賽事活動等國際交往功能,精心塑造代表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剛剛閉幕的冬奧會上,“雪飛天”大跳臺見證了谷愛凌和蘇翊鳴“登頂時刻”,從“四塊冰”走出的參賽隊伍勇奪3金1銀1銅,續寫了中國隊“冰上榮耀”。冬奧會后,市、區、企將繼續通力協作,聯動服貿會首鋼園區各類活動,做好冬奧場館賽后利用,加快新首鋼地區發展建設。
2、提升產業生態和能級,加快建設京西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產業是京西轉型的“重頭戲”。將聚焦新首鋼地區、京西示范區等重點區域,聚焦科幻、AR/VR等特色產業,強化做精做深,做細做實。比如,新首鋼地區將研究工業遺存開發建設模式,加強與國際化資源的合作,用好科幻產業基金,發揮好科幻產業聯合體作用,建設科幻產業集聚區,逐步成為京西產業轉型的新引擎。京西示范區將統籌各類“園中園”和零散產業空間,完善園區運營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兩區、區企聯合招商機制,實現產業鏈互補延伸。
3、轉化人文資源優勢,推動京西文旅特色化精品化發展。充分發揮京西工業遺存、古道古村、門頭溝小院等資源和品牌優勢,打造滿足市民文化旅游休閑消費的高品質空間。比如,“京西八大廠”是民族工業發展的縮影,僅首鋼文創園內就有冷卻塔等179項工業遺存資源和重要歷史文物。將持續完善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工業遺址公園、高線公園等特色景觀帶和公共空間,提升社會和經濟效益。
再如,“一線四礦”文旅康養休閑區已經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是京西礦區轉型的重點項目,也是帶動山區綠色發展的標桿工程,目前已經完成概念規劃方案征集工作。將活化利用京煤工業遺存,“一礦一主題”挖掘王平、千軍臺等礦區核心內高端要素,植入文化旅游、戶外運動等業態。
4、轉換城市治理方式,增強城市品質和活力。加快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制定疏解治理任務清單,嚴控建設規模和人口總量,有序退出不符合京西戰略定位的功能和產業,實現違法建設動態清零。創新城市更新路徑,開展小微公共空間改造,完成模式口西里中區、三家店糧庫職工宿舍樓等200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建設國際人才社區,統籌石景山區和門頭溝新城地區職住平衡,優先滿足京西產業集聚區就業人口需求,實現人口、居住、產業等功能更加均衡發展。
5、瞄準功能和實際需求,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更有精度和溫度。發揮交通網絡對城市空間結構調整和功能布局優化的引導作用,建成國道109新線高速,提升與周邊區域的互聯互通,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增強優質教育供給,建成十一學校石景山學校等一批優質學校,支持門頭溝引入符合區域定位的特色高等教育機構。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一批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滿足居民就醫“15分鐘服務圈”需求,持續推進石景山醫院、京煤集團總醫院等醫聯體建設。實施養老服務“頤養工程”,支持門頭溝西部地區發展健康養護、森林康養等養老服務。
6、補齊短板和弱項,筑牢首都西部生態屏障。將京西生態優勢更加充分轉化為發展優勢。牢固樹立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是首都生態環境建設一號工程的理念,保護好永定河和清水河岸線,促進地下水回補。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進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和生態林斷帶治理,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和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一微克”行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發展林業碳匯,加大礦山生態修復力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