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大宗交易市場共錄得774億成交,同比下降27%。今年世界政治態勢動蕩,俄烏戰爭、臺海緊張局勢等系列政治事件引發通貨膨脹;隨著美聯儲不斷加息,境外融資成本不斷上升;同時上半年上海疫情封控加劇經濟負面影響,市場低迷,交易情緒低落——三方影響下,上海大宗交易市場成交有所下滑,但市場信心及成交活躍度仍在,全年成交仍站穩750億關口、達三年內次高水平。
細看到各物業類型,2022年辦公/研發辦公以577.4億成交總額、75%的成交占比,穩居市場首位,其中以投資目的為主的內資買家青睞上海核心辦公資產,積極配置核心物業、抵抗通貨膨脹;工業/物流熱度不減,依舊受市場追捧,成交占比約13%,同比上漲7%。
買家方面,內資買家以66%的占比繼續主導市場,但外資占比亦在緩步上升,從2021年的24%增至2022年的34%。投資型買家再次超越自用交易,成交金額比例上漲至66%;自用買家行業分布特征明顯,主要以金融、TMT為主——其中金融企業實力強勁,雖僅貢獻3筆交易,卻占自用型買家交易總額的過半份額,對比2021成交金額近乎翻倍;而TMT企業表現則稍顯暗淡,成交金額相較2021年縮水近一半。
展望2023年,戴德梁行華東區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執行董事蔡峰表示,上海市場或迎來以下幾大投資新動向:
1、在結束長達3年的疫情管控和市場經濟復蘇的雙重利好下,2023年將為大宗交易觸底反彈的一年,成交總金額預計重回千億規模;
2、中國全面擴大開放、恢復國際交流、聚焦經濟發展,辦公、零售及酒店類型物業有望涅盤重生;
3、國家針對房地產推出多重利好、推動其重回支柱行業,未來內資受政策影響,將加速搶占市場份額;
4、多單新經濟類REITs成功發行,商辦類REITs明年進入試點,為投資人提供全新退出渠道,未來長租公寓、產業園、商辦類型物業將備受青睞。
來源:戴德梁行
編輯:ji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