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21個部門印發《“十四五”公共服務規劃》(簡稱《規劃》),這是“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促進公共服務發展的綜合性、基礎性、指導性文件。《規劃》內容主要涵蓋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優軍服務保障和文體服務保障等領域的公共服務,規劃期為2021-2025年。
按照《規劃》目標,到2025年,公共服務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會多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供給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規劃》提出,要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在住房保障方面,要做好城鎮住房和收入困難家庭公租房保障,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并舉,合理確定實物公租房保有量,對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依申請應保盡保。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嚴格把好棚戶區改造范圍和標準,科學確定棚戶區改造年度計劃,重點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工程進度和回遷安置。結合農村危房改造,對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做到應保盡保。
推動重點領域非基本公共服務擴容上,《規定》提到,積極推動改善住房條件。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以中小戶型為主,供應范圍以面向戶籍人口為主,逐步擴大到常住人口。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區。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多措并舉促進單位依法繳存,鼓勵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租購并舉保障繳存人基本住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此次發改委等21個部門印發的政策實際上明確7類住房領域的公共服務政策,包括公租房、棚改、農村危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老舊小區、公積金。類似領域是后續公共服務繼續完善、配套亟需跟進、住房政策急需優化的領域。這些工作做好也真正體現了住有所居的社會發展目標,其保障和滿足了基本需要和更高需要,是后續各地政府和房企所需要關注的領域。只有此類領域扎實推進,才能真正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更好發展,也更好吻合十四五發展的規劃要求。
來 源:央視網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