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多個重點城市推遲第二批集中供地等影響,8月份,中國多地土地市場明顯降溫。
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1日在一場市場形勢分析會上表示,8月份,中國300城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同比下降40.53%;成交樓面均價同比下跌18.21%;平均溢價率為7.4%,較上月下降4.4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7.72個百分點。
8月份,300個城市土地出讓收入為2167.16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0.89%,同比下降51.38%。
張曉飛指出,土地市場多項指標下滑,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是重點城市土地集中出讓而形成的結構性影響;二是8月以來,樓市調控政策密集發布,多個城市暫緩了供地計劃。截至8月31日,僅長春、廈門、無錫三城完成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活動,深圳、上海、天津、福州、青島等地均延遲了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讓時間。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數據反映出同樣的趨勢。該機構指出,8月份,中國40個城市土地成交面積持續下降,溢價率增速由正轉負,土地市場繼續“降溫”。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地密集發布調整后的第二批集中供地掛牌出讓公告,第二批集中供地陸續“返場”。根據各地公告,集中供地規則發生了重大調整。其中,保障金門檻升級、“競品質”試點、禁“馬甲”、現房銷售、競配建調整、溢價率上限下調等諸多新規出臺。
易居研究院研究員湯懷英表示,展望未來,第二輪土地集中供應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會陸續進行,預計9月土地市場將重新活躍。本輪調整意味著,樓市更加強調公共屬性和民生屬性。此次規則調整將更好地起到短期內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