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20日,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并宣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這個被稱為“三線四檔”的房企融資新規已實施近一年。
所謂“三線四檔”即用“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以及“現金短債比”三項核心財務指標來劃分房企負債規模的檔位,控制房企負債規模。按照業內總結,如果三項指標均不達標,歸為“紅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提升;如果有兩項或一項指標不達標,則為“橙檔”和“黃檔”,有息負債年增長規模分別限制在5%、10%;若三項指標均達標進入“綠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長也不能超過15%。
作為房地產金融調控的重要方式之一,“三線四檔”融資新規對行業帶來多大影響?
貝殼研究院5日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如按照“三線四檔”的有息負債規模增長要求統計,假如所有房企全部執行,按照政策推出的時間節點看,僅百強房企中的60家上市房企按年預計將少增約9371億元人民幣的有息負債。這將有利于房地產行業的穩健經營,有效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同時優化全社會資源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實施不到4個月時間,多家房企負債規模已集體“降檔”。貝殼研究院在統計了房企發布的2020年年報后發現,去年100家上市房企中,有40家聲稱相較2019年成功實現降檔,降檔率達到40%!傲悴染”的房企數量從2019年17家躍升至2020年的29家。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認為,當前階段更加考驗房企在降負債過程中對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把控,正確的理解監管政策的實際目的。
此外,潘浩提醒,房企的負債結構中,除了有息負債還有無息負債,其規模不可小覷。而且,房企除表內負債外,還有表外負債。房企通過子公司、關聯公司等出表并表的方式將表內債務表外化,隱藏了一部分債務風險。這些“隱性”債務的潛在風險也需要充分警惕。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