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來問一個問題,100㎡空間,是什么樣的生活尺度?
房評君采訪了身邊的一些朋友,有的說100㎡應該做三居,這樣才實用,也有的朋友說100㎡做二居,空間大了才能安放輕奢品質生活。
那么,哪一種觀點代表當下的主流置業需求呢?
前不久,主流媒體發布了一篇稿件,標題為:中國特稿:單身女性成為買房主力軍。
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個案例,也有一組數據,我們先來看案例:
李靜(35歲)到上海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就把攢下的40萬元(人民幣)連同父母贊助的10萬元,一起交了首付,買了一套80㎡的房子。
接著來看數據,2021年一項調查顯示,中國30個重點城市女性購房比,從2017年的45.60%一路上升到2020年的47.54%。
為什么女性購房比一路上升呢。文章中一位單身的購房女性給出了一個觀點,她說周圍的單身女性大都買了房,因為“結不結婚都得買房”。
認同這個觀點的還有一位在上海一家信貸公司上班的女性,上月剛買了一套約90㎡的二手房。
從這篇報道中,房評君看出了一種趨勢,就是對大空間的強烈需求。比如文章中提到的女生,一個人買的是90㎡的房子。
按照常規的認知,首次置業完全沒必要,買這么大面積的房子。但事實上,買房的主力軍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已經轉為房子不僅是“容身之所”,更是輕奢生活的承載。
01
或許有人會追問,為何空間大了會讓生活“大而不同”?
首先,戶型空間的變大,體現在生活上是更舒適。餐客一體通廳,奢適主臥,舒適次臥……更敞闊的空間感,更大的廳堂空間,更奢闊的起居尺度,讓生活往大了享。
這樣的奢居,在100㎡的面積空間里,此前少見,此后也難重現。
其次,空間大了之后,可以有更多定制化的樂趣。比如說,年輕的單身客群,他們會有多種多樣的愛好,因為喜愛就會購買很多的相關產品,為了這些心愛的收藏,就需要在客廳做一個展陳。
此刻,大空間的尺度就決定了里子和面子,展覽實用性與品質感兼得。
最后,是空間的成長性。當下,全生命周期的戶型越來越流行,同面積的產品,客戶的覆蓋面越全齡化,產品的競爭力越強,增值性也越好。
而大空間成長性的好處是,對于客戶來說,省掉了換房的焦慮,得到了高品質的生活,才最幸福。
比如說,單身時候的收藏室,等到結婚生娃后,就可以作為娃的玩具房。
02
近期,位于大興龐各莊的一個項目,對大尺度空間進行了全新的解讀,代號【航城壹號】,這個項目,房評君踩盤后的感受,是【大有尺度,大而舒適】。
因為在它身上,我們發現了大尺度空間的三個新標簽:
一是全齡客群中意的高定全能住宅;
二是豪宅的生活品質:空間尺度;
三是生態與生活雙優。
一直以來,業內與客戶對于89㎡三居的體驗反饋是,小面積多居室,整體空間相對局促,還是屬于入門類剛需產品。
因此,總價可控、社區、交通、環境均好并能真正升級達到改善品質的產品,就成了市場的新機會。
航城壹號敏銳地看到了這種新需求,創新功能空間,在100㎡的空間中,打造出了奢適二居。
在布局分配上,大尺度面積留給居室和餐客廳,增加空間的豪宅感、功能性及成長性。
同時,在功能和細節上進行提升,服務全家的每一位成員。比如,長輩可以躺在搖椅上,在專屬陽臺上曬太陽。
整體看這個戶型,因為尺度放大后,家庭柴米油鹽的實用性被滿足,定制化的空間功能被滿足,主臥的輕奢格調被滿足。
?03
馬化騰說,一個好的營銷是要打破客戶的防御與猶豫。
套用到產品營造上,就是一個好的產品,不是讓客戶猶豫,而是用實景空間,讓客戶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會說,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房評君說航城壹號【大有尺度,大而舒適】,指的是在規劃上利用空間尺度塑造有品質感、有生活奢適和想象的產品價值支撐。
在客戶眼中,大空間就等于品質。同時,依托于大興機場的大配套賦能,大空間也等于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