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高精尖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北京高精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30%以上,萬億級產業集群數量4到5個,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3%左右,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收3萬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企業數量達到500個。
在瞄準高精尖產業發展的同時,同樣在2025年,第四輪南城行動計劃同步規劃了南城發展的前景。高科技、高附加、高水平成為產業發展的共識。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發展要素與資源的共同疊加賦能。
創新科技,引領區域崛起
北京積極培育多個國際引領支柱產業以及“北京智造”產業,打造高精尖產業2.0升級版。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作為支柱產業,加強智能制造與裝備、綠色能源與節能環保等產業,成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重點。同時加強在先進技術、科技服務、智慧城市等方面做到產業升級保障。
北京南城部署了南部科技成果轉化帶,并成為帶動南部地區崛起的重要科技集中帶,承載著南部發展的新動力,也是“三城一區”產業高端集中轉移到南城的重要落位區。大悅時代廣場緊握發展政策紅利,錨定“科技+健康”產業集群,構建全生態鏈產業資源,打造總部產業發展新高地,引領區域商圈的崛起。
地鐵延伸,串聯科研技術
產業的聚攏離不開科研技術與人才的加持,為此,北京規劃19號線,北連國家科研與創新中心的中關村地區,南到地鐵新宮站,為南苑地區快速導入科技人才提供便捷保障。據悉,19號線是第一條貫穿南北的市區大站快線,一期全長22.4公里,僅設10座車站,平均站間距達到2.3公里,接近普通市區線路2倍。
19號線列車是北京首次也是全國首次采用的基于氣密設計和全自動駕駛的時速120公里A型鋁合金車體的智能電動客車,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20公里每小時,是北京地鐵車輛領域的最高運營速度。大悅時代廣場占據新宮地鐵站上蓋,優先享受城市科技與人才紅利,為總部企業快速對接前沿科技創造機遇。
總部空間,承載產業未來
總部商圈的規劃與發展,離不開承載空間的崛起,縱觀城市商圈的演變邏輯,北京產業商圈已進入迭代升級的大背景中。傳統商圈產業資源的外溢,新興商圈的崛起,都成為產業發展洪流下的新趨勢。大悅時代廣場以國際視野打造南中軸地區商圈新核,力造總部商務新紀元。
大悅時代廣場規劃商業、酒店、職居、總部辦公四大業態,通過連廊系統,串聯各大業態,實現總部商務與商務保障之間的互聯互動。優質的商務配套為總部商務提供運營支持,總部商務為商務配套提供消費保障,實現內部商圈的良性循環。
在總部辦公空間的打造上,大悅時代廣場打造獨立花園式落客區,約10.2米挑高大堂,彰顯總部恢弘形象,標準層約4.2米層高,管線智能排布、容納分組VRV空調、綠植景墻等,提供優質、健康的辦公職場環境。此外,中糧獨有的3C智慧運營服務,全面提升企業商務運營能力,為企業搭建資源融合平臺,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T1、T2、T3已取得預售證,可進行內部空間定制,誠邀蒞臨洽談。
來 源:大悅時代廣場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