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入行,進入直營體系,19年加入德佑,從最初的6個人到今天的30人團隊……無論從時長還是經歷來看,陳成敏都是妥妥的行業老將!
杭州德佑文一路店/翠苑店店東 陳成敏
然而,當他決定在市中心開300平米大店時,依然面臨著不少質疑。
·板塊成交難度高、門店新人多,為什么還堅持要開大店?
·中心地帶,大店房租高昂,怎么覆蓋成本?
·區域內直營品牌強勢,大店如何突破重圍?
面對這些問題,陳成敏給出了六個關鍵字:合作、租賃、社區。
迭代1.0:拆分實現業績翻倍
19年,在直營品牌工作已將近6年的陳成敏,做出了一個決定:加入德佑,自己創業。
“盡管我一直在管理崗,但是受限于直營體系,依然有很多想法無法實現。加上德佑的價值觀和我的理念很符合,是一個看長看遠的價值觀,所以就選擇了加入。”
11月,他的第一家門店——杭州德佑-翠苑店開業,然而受限于區域特色,業績一度并不理想。
“我們這個商圈非常特殊,以學院路為界,一邊可能是普通的老小區,均價在5萬左右,而另一邊因為教育資源,可能是杭州最貴的區域,均價10萬。”
“房價高,對于經紀人的服務品質要求也高;另外,這邊散盤比較多,記房源難度大。而當時,我們有不少經紀人都是新人,經驗不足,因此業績一直維持在30-40萬,很難實現突破。”
20年8月,陳成敏第一次參與了花橋學院,在與頂部店東的交流中,他突然意識到,平臺推行的一二手拆分,可以解決自己當下的困境。
回來后,他成為首批進行拆分的門店,培養了7人的新房團隊,主攻臨安板塊,“新房容易出業績,目前門店已有40%的業績源于新房,拆分之后,二手團隊的精力也更加集中。”
通過拆分及隨之帶來的人員增長,業績實現了翻倍的突破,今年年初,翠苑店的20人團隊已實現平均業績70萬+。
迭代2.0:用好“大店”打造差異化
人員持續增長,原本的門店容納能力有限,陳成敏開始為新門店選址。今年5月底,他的第二家門店——杭州德佑-文一路店,也正式開業。
門店面積300平米,且位于市中心,一舉成為了區域內最大的房產中介門店!對于大店帶來的成本等擔憂,陳成敏并不否認,但卻充滿了信心。
杭州德佑-文一路店
“市中心房租高昂,這也是區域內基本沒有大店的原因,另一方面最近因為政策的影響,成交量下滑非常厲害,所以成本負擔確實存在,但是我對于市場很有信心,這不過是階段性的僵持,長期依然有上升趨勢。”
“另外,我們也在轉變思路,能不能用租賃把成本覆蓋掉?我也去和做得好的門店交流過,他們租賃一個月就可能達到20-30萬,正好現在平臺提供了買賣經紀人轉租賃的通道,我們也把租賃經紀人增長到了10個人。”
“人員增長之后,到本月20號已經20多單租賃了,加上這邊部分租賃單價很高,目前本月租賃業績也有十多萬了,整體還在上漲。”
除了成本,另一個痛點是來自于同業的競爭壓力。“我之前在的直營品牌已經在這里精耕了多年,他們的第一家店就開在我們區域內,所以這一帶的二手非常難做,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很可能是已經從業十四五年的、從資源到經驗都碾壓你的前輩。”
“坦白講,你要靠個人能力去戰勝他們非常困難,但是他們的短板同樣來自于此,他們更加英雄主義、業績為王,人效很高但是過度依賴個別優秀的經紀人,導致人員流失嚴重,規模上很難提升。”
在陳成敏看來,這恰好是雙方理念上最大的差異,也是德佑價值觀吸引他的地方。“我們最核心的優勢在于合作,我的門店要求強行分邊,合作的貝殼分一共60分,我的不少經紀人可以拿到50多分。”
“幾乎每次培訓我都會宣導合作的重要性,去推動他們內外部的合作。月初2天開了4單,也都是靠合作來帶動的。”
陳成敏說,自己很多觀念的轉變都是參加花橋學院帶來的。去年那一次他學到了一二手拆分,而今年6月,他再次報名花橋,學到的除了加強合作,還有精耕社區!
“要想在這種競爭激烈的區域內突圍,最重要的就是差異化。開業以來,我們門店做了很多社區活動,但我始終堅持,精耕社區應該是一個持續的、公益性質的行為,如果目的性很強,反而容易引起居民的反感和抗拒。”
德佑品牌中心每個月的社區活動,門店都會積極報名參加,此外,陳成敏更將門店一樓設置成了免費書屋,供大家前來閱讀休息。
免費書屋一角
“我的設想是客戶過來的時候可以休息看書,小區里的小朋友沒事也可以常來,如果你有什么想看的書這里沒有,可以告訴我,我當周就會去采購。”
閱讀中的居民和孩子
“剛實施了不久,已經收到了很多正面的反饋。這是個長期的事情,不求有什么實際的收獲,只是希望他們感覺到這家店不一樣、這家店的人也不一樣。”
“我做這家大店,也是希望它可以成為區域內的標桿,能帶動大家把無論服務品質、還是店面品質都一起提高,我們可以一起看長看遠、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