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網友通過新華社客戶端“全民拍”欄目反映,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后園馨園E區300多戶人的“住宅”變成了“酒店式公寓”,導致業主孩子無法上學。臨沂市相關部門回應稱,網友所反映的300多戶人居住的1號樓4到7單元,規劃用途就是公寓,不存在“住宅”變“酒店式公寓”;對于部分業主反映的“上學難”等問題,當地正在研究解決方案。
臨沂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科科長王臨生說,小區的土地和房屋性質取決于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10年該項目的規劃用途為批發零售和城鎮住宅,通俗地來說就是有商用和住宅。”
記者在原臨沂市規劃局2013年11月25日審批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上看到,后園小區E區1#樓為住宅樓,2#、3#、5#等樓為酒店式公寓商業樓。王臨生表示,1#樓對應1號樓的1到3單元,2#、3#、5#公寓對應1號樓的4、5、6、7單元。
據有關部門介紹,后園馨園小區E區項目所有手續的辦理都是合法有效的,4到7單元規劃和預售的用途都是公寓,根據城鄉規劃法等規定,非因政府原因,不可以更改其規劃用途。
臨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工作人員董鵬飛說,經調查核實,從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該樓4至7單元的規劃用途就一直是公寓,從來沒有進行過變更。
多位業主反映,其不動產查詢證明為“住宅”。有關部門表示,業主共進行361次查詢操作,其中有40次與系統登記的規劃性質不一致,經過核實認定為工作人員操作失誤造成。
多位業主向記者提供的視頻、錄音等顯示,臨沂市匯源企業總公司銷售人員宣稱,“不用擔心,都走1號樓的住宅手續,簽合同都是70年!庇浾哒{查發現,當時的一些宣傳信息上寫道:“后園馨園在售房源1#、2#、3#、5#……工程已經封頂,孩子上學成長無憂。”
臨沂市匯源企業總公司提供的業主購房合同顯示,其中4單元的規劃用途為“公寓”,然而部分業主提供的購房合同和貸款合同,顯示為規劃用途為“住宅”。有業主認為,房地產開發商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臨沂市住建局調查認為,這些合同與住建部門系統中存檔的網簽合同文本不一致。房屋用途在系統中是不可更改的,需要公安和市場監管等部門進一步核實、鑒定。
有業主對記者表示,當時購房時公寓價格要比住宅價格要低一些。記者在住建部門系統顯示的交易價格中看到,相鄰時間,公寓樓的價格比住宅的每平方米平均價格低600至1000元不等。
臨沂市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后園馨園E區開發商和業主之間的合同糾紛,責任不好認定,建議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訴。
記者15日了解到,針對業主提出的訴求,臨沂市有關部門正在研究解決方案,記者將持續關注。
來源:新華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