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多家房企分拆物管企業赴港上市,截至6月末,30家上市的物業公司整體收入達395億元,平均營收為13.16億元。
據克而瑞物管統計的數據顯示,在30家上市的物企中,收入最高的為碧桂園服務,營收達62億元;收入最低的為剛上市不久的興業物聯,營收為0.91億元。僅有碧桂園服務、綠城服務、雅生活服務、招商積余、保利物業、中海物業、彩生活及旭輝永升服務高于均值,另外有12家上市物企的營收在5億元以下。
凈利潤方面,30家物企上半年整體凈利潤達74億元,平均凈利率為14.89%,超過4成物企凈利潤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截至9月4日,30家上市物企平均股價漲幅為60.87%,市值在百億之上的物企已達11家。
另外,30家上市物企平均毛利率為28.69%,平均凈利率為14.89%。目前物企的主要營收來源依舊為基礎物業服務,其較高的成本使得凈利潤提升較為困難,弘陽服務、南都物業、浦江中國、新大正、銀城生活服務、招商積余及中奧到家7家物企凈利率低于10%,除去未披露凈利率企業,17家上市物企凈利率低于20%。
自2018年掀起的物企上市熱潮再次在今年開啟。年內目前已有興業物聯、燁星集團、建業新生活、金融街物業、弘陽服務及正榮服務共6家物企在港交所上市。
據克而瑞物管監測,尚有14家物企已遞表或處于籌備中,包括世茂服務、融創服務、華潤物業科技等頭部開發商。
截至2020年6月底,30家上市物企合計在管面積達到26.54億平方米,較2019年增加了3.66億平方米。其中,彩生活、雅生活服務、保利物業和碧桂園服務4家物企在管面積超3億平方米,規模最大的是彩生活,在管面積達到3.6370億平方米;在管面積規模最小的為上市不久的興業物聯,僅為260萬平方米。
從規模發展增速來看,30家上市物企平均增速為22.7%,其中9家物企增速高于平均值,增速最大的為寶龍商業,增速達到61.74%。
有分析人士稱,目前國內的房地產行業發展逐步進入存量市場,物業管理作為存量維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市場需求逐步升高,各大公司積極外拓第三方物業同時加大收并購力度拓展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分拆物業上市對于一些開發商來說可緩解地產母公司的債務問題。
恒大集團總裁、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在2020年半年報業績會上曾表示,分拆物業公司上市可有效較低恒大的凈負債率。
夏海鈞表示,“近一兩年開始研究如何把物業部分的價值最大化,現在的規模和碧桂園差不多,引入戰投之后估值750億元,我們一個禮拜就做完了,通過資本市場運作之后,已經正式啟動上市工作,快的話希望今年就完成。恒大的物管是目前中國房地產最大的,物業管理也是戰略轉型的思考點! 夏海鈞稱,物業引戰預計可降低恒大凈負債率19個百分點。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