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房企又開始以新的方式跨界入局家居建材領域。
近日,深圳市碧桂園創新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創投”)宣布,與保利(橫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利資本”)共同發起設立的“房地產產業鏈賦能基金”已完成首期10億元人民幣募集,最終募集金額超15億元,超募比例達50%。
目前,東方雨虹、歐普照明、康力電梯、皮阿諾、科順家族基金“入局”。
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這是一件一舉三得的好事。“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聯合設立‘房地產產業鏈賦能’基金,一方面是為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謀求新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也會在強化保利地產、碧桂園地產自身產業鏈,同時也可以孵化和培育出一批高成長的行業內優秀企業。”
設立基金 入局家居建材領域
5月末,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宣布發起設立一只規模50億元人民幣、首期10億元人民幣的“房地產產業鏈賦能基金”,由保利資本和碧桂園創投作為基石投資人出資,主要聚焦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涵蓋生產制造、服務、運營及相關產業,包括地產供應鏈的建筑裝飾、建筑材料、建筑新工藝;家居消費;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及建筑信息一體化系統等多個賽道。
7月的最后一天,多家家居建材企業發布公告稱成為該基金產業投資人。
根據“入局”企業所發布的公告顯示,他們選擇“入局”的目的是聯合保利資本、碧桂園創投共同布局地產產業鏈生態圈,同時將與產業鏈成熟上市公司積極合作,以基金投資為紐帶,合力打造地產開發平臺與產業供應鏈的B端新型互補發展戰略;投資方向主要立足于對優質被投企業進行戰略投資,支持該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優化供應鏈體系,助于形成產業協同。
目前“入局”的4家企業均是來自地產供應鏈不同賽道的頭部企業,分別涉及電梯、定制家居、防水材料銷售、家居照明燈具的生產和銷售,這幾家公司在各自的領域中均排名前十,業績方面也表現良好。
數據顯示,東方雨虹、歐普照明、康力電梯、皮阿諾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0.85億元、9.9億元、2.52億元、1.7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雨虹市值在2020年4月14日突破600億元,之后不到4個月時間,在8月11日總市值首次突破900億元。
針對部分家居建材上市企業成為該基金的投資人,柏文喜表示,一方面表明這些上市公司普遍看好該基金的投資價值和管理能力以及與自身存在較大協同性的可能,因為他們實際上除了看中財務投資價值之外,也參與了這一基金未來可能投資的房地產產業鏈。
地產金融化加深 龍頭房企盈利模式升級
據了解,該基金的具體投資方向為:以增資擴股、受讓原股東持有股權(股票)、可轉債等形式對底層項目進行權益類投資;參與認購上市公司非公開定向增發股票份額;以實繳注冊資本方式發起設立子公司,作為與上市公司合作的運營主體。
在光大證券金融地產行業首席分析師何緬南看來,該基金提出“成為上市公司的運營合作主體”,將發揮產業鏈各方專業優勢,獲取收益。
“在當前房地產行業‘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政策管控和資金管控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持續,房地產信托融資規模壓降,房企前端融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次‘產業鏈賦能基金’的具體投資方向包括底層項目的權益投資和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一是印證了我們前期提出的‘地產金融化加深,龍頭房企輸出資本,盈利模式升級’;二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嘗試通過‘真股權’模式參與房地產項目開發。”
此前,保利資本副總經理李文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該基金的投資邏輯有三種:地產上游集采賦能邏輯、地產下游物業平臺物業賦能邏輯、參與產業鏈已上市公司再融資邏輯。”
李文軒指出,其他產業鏈基金主要依托上市公司對于技術與自身業務的內生需求去著手布局,其核心是改善提升上市公司在成本與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而保利與碧桂園共同設立的基金布局除了保有普遍產業鏈基金的特征之外,其更在于結合地產、物業、教育、健康等多個業務場景,未來有望形成“大地產行業的產業鏈生態集群”。
何緬南認為,龍頭房企將通過輸出經驗、專業、服務,利用有限合伙企業的模式作為基金管理人,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主導分類項目運作,以獲取項目管理費及額外分成。
搶占市場份額
從自建基地生產建材、成立裝修公司,到與家居建材企業簽訂股份認購協議,達成戰略合作,這幾年來,房企都在以不同形式搶占家居建材的市場份額。如,2015年,萬科成立“萬科美好家”裝修品牌;2016年,恒大投資100億元建設家居聯盟產業園,引進包括喜臨門、歐派家居、大自然、曲美、皮阿諾、索菲亞等多個品牌;今年4月至5月,碧桂園創投分別與帝歐家居、蒙娜麗莎、惠達衛浴簽訂股份認購協議,并達成戰略合作。
在業內看來,房企入局家居建材領域,一方面可以提高風險抵抗能力;另一方面,促進整個行業良性發展循環。
此前,國泰君安研究所地產首席分析師謝皓宇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房企布局建材市場是在把資產做重。輕的好處在于快速成長,在順應上行周期當中提供更快的增速,重的好處在于提高進入壁壘,提高風險抵抗能力。
何緬南在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龍頭房企逐步切入生活服務業務板塊,逐步探索“空間建造”和“生活服務”的統一發展,“硬件”+“軟件”輕重并舉,利用長期地產開發積累的豐富空間經驗、巨大客戶群、品牌知名度,快速切入存量運營和生活服務行業,開始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龍頭房企的品牌優勢、資金優勢和客群優勢將成為其快速切入協同業務板塊以及產生利潤的有力武器。
“家居、裝修是典型的房地產下游服務行業,本身工序復雜,耗時冗長,專業性高。隨著房地產逐步進入存量時代,二手房交易量提升,需求逐步旺盛,將開啟廣闊發展空間。從政策面來看,2016 年起,全國各地政府開始陸續出臺精裝修交房的相關政策條例。面對房地產市場‘全裝修’交付模式的逐步推進,房企紛紛將觸角深入家居、裝修領域,成立專門的下屬裝修公司或分支部門,從大邏輯上講,也屬于龍頭房企‘利用品牌、資金、客群優勢,拓展產業鏈協同紅利’,意在打通產業鏈堵點,逐步與 B 端的供應商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專業互促,供需協同’的良性發展循環,促進整個行業提質增效。”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