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回應《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加快工作部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下一步,將聚焦政策和項目落地,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持續加強示范帶動,促進形成投資合力,同時加強監督檢查評估,確保投資精準有效,不留后遺癥。
孟瑋表示,縣城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空間,是城鎮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從短期看有利于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推動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從長期看,有利于優化城鎮化空間格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她介紹,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加快工作部署,打出了一套組合拳。一是著力加強頂層設計。今年5月底,印發《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提出了4大領域17項建設任務。根據這個文件,近期又陸續印發關于推進縣城產業平臺、縣城智慧化改造,以及流通設施、公共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補短板強弱項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確了各項具體任務的實施路徑。
二是創新配套支持政策。國家發改委會同6家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聯合印發通知,引導信貸資金支持縣城建設。研究制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發行指引》,以更好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三是強化示范帶頭引領。按照發展基礎扎實、財政實力較強、政府發債率較低這樣的原則,選擇120個縣和縣級市開展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工作。
四是統籌加強資金支持。截至7月底,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企業債券、開發性政策性金融等渠道,已投入資金超過1200億元。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也加大投入力度。
孟瑋表示,下一步,將聚焦政策和項目落地,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推動各地區加快制定實施方案,組織各市縣加強項目謀劃設計,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二是持續加強示范帶動。引導120個示范地區推進建設示范性項目,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和運營模式,盡快形成示范效應。三是促進形成投資合力。引導各地統籌利用各類財政性資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建立政銀企對接的長效機制,加大中長期信貸和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力度,重點保障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各項任務落實。四是加強監督檢查評估。重點盯住五個“嚴防”,即嚴防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嚴防“大水漫灌”,嚴防“半拉子工程”,嚴防“大拆大建”,嚴防“貪大求洋”,加大督查力度,引導各地區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確保投資精準有效,不留后遺癥。
來 源:經濟參考報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