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今天又發25項地方標準。記者上午從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獲悉,此次發布的25項本市地方標準中,首次制定標準20項,修訂標準5項。其中,《住宅設計規范》在居住便利性方面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必須設置電梯。此外,臥室、起居室凈高不應低于2.5米,比現行國家標準提高了10厘米。
此次發布的25項本市地方標準按照涉及領域分,城市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9項、工程建設標準9項、農業標準3項、環保標準2項、資源節約與利用標準1項、服務業標準1項。
為提高居住建筑節能質量,發布《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該標準以世界同類氣候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先進水平為目標,全國率先將居住建筑節能率由75%提升至80%以上,進一步提高本市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水平。
為提升住宅居住舒適性,發布《住宅設計規范》。從居住安全、居住品質、居住科技等多方面出發,提升住宅全生命周期品質。在居住便利性方面,規定四層及四層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新建住宅建筑,必須設置電梯;在住宅宜居性方面,規定臥室、起居室凈高不應低于2.5米,比現行國家標準提高了10厘米;在居住安全性方面,規定位于陽臺、外廊及開敞樓梯平臺下部的公共出入口,應采取防止物體墜落傷人的安全措施,陽臺欄板或欄桿凈高不應低于1.10米。
此外,為提升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服務水平,發布《胡同游服務規范》,規范了“胡同游”區域的服務設施條件、服務質量要求、環境保護和衛生服務、安全應急服務、投訴處理及服務改進等內容,有利于提升本市“胡同游”服務質量,促進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的什剎海、南鑼鼓巷、前門大街、大柵欄、琉璃廠、國子監、五道營等具有北京歷史特點的“胡同游”健康發展。
為支撐本市海綿城市建設,發布《海綿城市建設設計標準》,提倡自然和人工排水系統相結合,合理布局海綿城市相關設施,以保護文物和歷史風貌為前提,結合街區有機更新、危房改造、房屋修繕、水電改造、環境整治等,統一協調、同步實施治理。
此外,還發布了全國首個針對實驗室VOCs污染防治領域的《實驗室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減少實驗室VOCs排放,提高環境空氣質量。為支撐道路停車管理改革,發布《道路停車動態監測和電子收費管理系統技術要求》系列標準,將進一步規范本市道路停車動態監測和電子收費管理系統建設,為6.4萬個路側停車位的系統建設提供技術保障,實現城市停車收費精細化管理。
來源:北京晚報
編 輯:chen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