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認為,慈善只是有錢人的消遣,跟自己這種平民百姓沒多大關系,所以對這方面不聞不問、從不關注!每當提到慈善,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要捐錢;也有些人覺得,自己整天都奔波于生計,哪還有閑暇去管別人,我都還需要別人救濟呢,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跟很多不幸的人比起來,今生能夠衣食無憂,確實是很大的一種福報。
大家也許知道,在大雪山的支脈,位于四川與云南交界處的大涼山彝族聚居區,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直至今天,大涼山深處彝族地區的生活方式,還具有很濃郁的原始社會色彩。那座大山里有著依舊落后的教育和依舊貧窮的孩子。
只要有善心,誰都可以參與到慈善中來,慈善不一定只是錢。
2019年9月8日,派米雷公益團隊帶著全體派米雷人的愛心和社會志愿者們一起,跨越兩千多公里,來到大涼山深處,開啟了此次“愛心助學 守護夢想微光”的公益活動。
由于山區交通不便,愛心物資無法直接運送至受助學校,派米雷公益團隊的第一站便是來到西昌市的物資集散點,根據受助學校的不同需求,進行裝卸并重新配給與打包。
經過6個多小時崎嶇顛簸的山路,派米雷公益團隊一行來到了布拖縣鄉村小學,布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行程之前,雖對學校的情況進行了一番了解,但看到實際的教學環境,還是讓大家觸動極深。
緊接著,肩負著為孩子們送去歡樂的派米雷公益團隊便開始了此次行程的重要任務:陪孩子們過一次中秋節。彝族孩子們并不知道什么是中秋節,團隊成員就從中秋的起源講起,然后手把手教孩子們做月餅,揉面、加餡、脫模,看著美味的勞動成果,孩子們開心雀躍。
半天的歡樂時光很快過去,孩子們用自己的勞動贏得了他們的獎勵,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孩子們并沒有因為生活困苦就失去快樂,他們會因為生活中的每一處微光而驚喜。而派米雷公益,希望以執著的信念與堅持去守護他們的夢想微光。
行程下一站,派米雷公益團隊來到了美姑縣鄉村小學。相比布拖縣,這里的環境更差一些,板材搭成的教室、破舊的土墻、突如其來的停電,目光所及之處,無一不沖擊著人們的心靈。
這世界上,只有兩件事能讓人充實:愛和藝術。藝術不分年齡、國界和語言。這一次想象力和色彩的碰撞便是由一年級的小小同學們為我們呈現,他們中很多還不會說普通話,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美的追求和渴望,因為藝術的語言是共通的。一個個色彩鮮艷、風格明亮的草帽作品從孩子們手中誕生,不禁讓人感嘆他們的藝術天賦。
當日恰逢教師節,鄉村支教老師為孩子們帶去的希望無法用簡單的言語所描述,在教師節當日,孩子們用扭扭棒和不織布等簡單材料,制作了花束獻給老師,向這些無私的老師們表達了深深的謝意,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執著奉獻的“園丁們”致敬!
時間到了中午,行程前了解到這里的孩子們由于條件限制,吃不上熱騰騰的午餐,大多只能用家里帶來的土豆充饑。所以藝術課一結束,隊員們趕緊將帶來的保溫水杯分發給孩子們,希望孩子們每個中午能夠喝上熱水,感受到我們的暖暖祝福。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涼山州昭覺縣的鄉村小學,這是一所云海之上的學校,學校坐落在海拔3000米的大山之上,距離昭覺縣城約18公里。由于行程的限制,派米雷公益團隊委托社會公益志愿者們為孩子們送去了冬季御寒的帽子和圍巾。公益,永遠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組織做了很多事,而是很多人做了同一件事。這始終是派米雷公益所秉持的理念,感謝所有為公益事業無私付出的人們。
今天,是中國夢的時代,中華民族的復興已經成為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每個人都向往著成為這壯麗詩篇的一部分。愿你們心中有夢,眼里有光,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至此,此次公益任務圓滿完成,除了物資,派米雷更希望能夠為山區的孩子們構筑美好的精神世界,為他們點亮一束夢想的微光。惟愿大家的善心讓這些孩子們看見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勇敢堅強。慈善不是錢,是心!派米雷在公益的道路上也將始終堅持,未來也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和社會志愿者加入,一起在公益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