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6月29日,全國土地市場持續升溫,特別是杭州、深圳、廣州、北京等城市高價地持續出現,房企積極拿地趨勢開始出現。
50大城市年內第一次出現了4個千億賣地城市,即杭州、上海、北京、廣州。合計50大城市賣地2.18萬億,同比上漲11.6%。36個城市賣地超過200億。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降準降息等政策影響下,房企拿地積極性逐漸提高,多地再次出現高溢價率土地成交,特別是廈門等地再次出現歷史最高總價百億地塊,使得土地市場熱度持續提升。
“從數據看,年內已經出現了3宗百億高總價地塊,另外合計30宗超過50億。企業的資金面寬松明顯出現了。疫情對房企的資金鏈影響雖然大,但國內融資難度降低,部分企業拿地積極性再次出現了提高。”張大偉說,房企開始積極拿地,主要是為了追求市場規模,特別是很多近年拿地很少的企業,也開始積極拿地。
首先,疫情下,部分房企判斷市場會快速企穩,拿地積極性明顯提高,特別是4-5月整體行情持續升溫。
其次,4-5月全國主要城市的市場成交量相比2月份有明顯復蘇,網簽成交量平均上漲了80%,5月各地市場繼續復蘇,目前看大部分城市已經逐漸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從趨勢看,從南到北逐漸復蘇,成交量有望在二季度繼續回升。整體而言全國南部城市相比北部區域更早復蘇,跌幅也比北部城市要低。當下市場部分區域也的確出現了熱盤,看房人數量相比之前有明顯上升。
第三,土地溢價率上行主要體現了部分城市,雖然整體土地市場地價依然未全面上漲,但部分城市部分土地的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
來源:經濟日報
編 輯:chen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