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海報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我國的旅游業面臨著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進高質量發展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多重疊加影響。6月19日啟動的2020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是現階段首個啟動的落地全國60城、包含豐富產品業態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了更加非凡的意義。
積極作為
勇挑重啟旅游市場重擔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可以看到,綜合性、帶動性、輻射性極強的文化和旅游業對推進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有重要作用,推動文化和旅游業恢復發展有利于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穩企業、保就業的有力支撐。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數據,今年“五一”期間,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兩項數據均超過預期水平,這說明旅游消費信心正在逐漸恢復。
國家有政策、市場有需求。華僑城集團在堅持防控為先的前提下,于變局中開新局,積極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用一場囊括400場文旅活動、500余項高品質旅游產品的文化旅游節慶盛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多元需求,為消費市場帶來新的旅游消費增長點。
自2018年創辦華僑城文化旅游節以來,華僑城集團一直致力于將該節慶打造成為推動文旅業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的旗艦平臺,不僅統籌整合旗下百余家文旅企業的優質資源、業態,將其規模優勢轉化為規模效益,同時連接“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資源,帶動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文化旅游節的背后,也是華僑城集團在“文化+旅游+城鎮化”創新發展模式的引領下,踐行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在全國開拓布局的結果。
文化引領
創新多元文旅供給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使旅游的品質得到提升,旅游使文化得以廣泛傳播。文旅融合發展,是客觀的市場需求,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北京歡樂谷
作為連續多年蟬聯“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企業,華僑城在多元發展路徑的探索中,始終把文化擺在核心位置。在旅游節慶活動的打造中,華僑城堅持做好發掘文化內涵的文章。與此同時,在年輕一代成為旅游主力軍的今天,華僑城積極思考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年輕人的生活。為此,今年的文化旅游節結合直播、短視頻、VLOG等新玩法,推出豐富的民俗體驗活動,為游客呈現歷久彌新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新冠肺炎疫情也催生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加速發展的需求。國務院《關于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加快恢復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在“100個美麗鄉村計劃”的戰略構想下,華僑城因地制宜,參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了深圳光明小鎮、成都黃龍溪古鎮、云南大理古城、海南三亞中廖村等40余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項目。深圳光明小鎮“一軸五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光明小鎮·歡樂田園是在高度城市化地區探索基本農田保護利用新路徑,將文化旅游與現代農業有機融合,推動現代都市農業創新發展的實踐范本。今年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期間,光明小鎮·歡樂田園將推出“光明農場大觀園艾你”、龍眼采摘、奶牛文化節等諸多結合當地文化特色和產業優勢的主題活動,讓游客回歸山野田園、走進青山綠水。
科技賦能
為高質量發展提速
完善產業政策、優化資源開發體系、提升產品供給水平,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文旅界在2020年的重要工作目標。
華僑城集團總經理姚軍認為,文化和旅游行業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要依靠科技,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進。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一系列高新技術的應用,將大幅度提升文旅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成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天津歡樂谷
2018年、2019年的華僑城文化旅游節,都有輸出諸多領行業之先、超越消費者期待的新產品、新服務,展現了“ 文旅老將”華僑城的互聯網新思維。2018年華僑城文化旅游節推出了華僑城官方電商平臺“ 花橙旅游”,實現了旗下所有企業文旅產品的線上整合,為用戶提供了覆蓋旅游全流程的多元化服務。經過兩年的培育,截至去年11月底,平臺會員已超140萬人,形成了華僑城“互聯網+”旅游消費生態體系的雛形。今年文化旅游節期間,“花橙旅游”進一步加強線上產品服務供給力度,除了500余項產品、九大花橙定制卡之外,還將推出涵蓋優惠券、團購、秒殺等在內的多種玩法,推動線上游戲互動與線下景區打卡相結合,提升游客的線下參與度。此外,華僑城將以掌上樂游行動發力移動端,為用戶提供更優質和便捷的服務。屆時,花橙微商城、小程序、微博和抖音號將同步開展華僑城文旅產品整合營銷,聯動百度、阿里、騰訊和各大OTA開展互聯網營銷,從資金、渠道、平臺和運營等方面為產品推廣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