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18日)的大新聞不斷,都市圈、房產稅、廣州拍地均有重大進展。
01
先說廣州拍地,11宗土地同時出讓,共拍出了240億元的總價,而且因為系統故障,從白天拍到黑夜,過程堪稱激烈,土拍市場的熱度不容置疑。
土拍市場的熱度會否成功傳遞到樓市,仍有待觀察,但豪宅市場的率先復蘇,已經成為共識。
不過,這11宗地的溢價普遍不高,并沒有超過2017年的最高水平。
位于番禺漢溪的一宗地塊,樓面價高達32405元/平米,但僅為番禺第二高,低于2017年的金地壹閱府地塊(33660元/平米)。位于白云設計之都的一宗地塊,樓面價高達43144元/平米,溢價率31.92%,也低于龍湖天奕的45469元/平米。
此次土拍,雖然總價創下新高,但溢價較低,避免了地王事件的出現,這凸顯了廣州市場的溫和理性。
02
再說房地產稅。5月18日,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其中提到了房地產稅,相關表述是這樣的:
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健全地方稅體系,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穩步擴大地方稅管理權。
這說明房地產稅立法是板上釘釘的、必須要接受的事情,但關鍵詞是“穩妥推進”,不是“加快推進”,也不是“積極推進”,說明房地產稅的推出過程會是循序漸進的,會充分考慮經濟承受力和老百姓接受度,短期內不太可能激進推出。
03
第三個信息我認為含金量最高,同樣是《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里面還提到戶籍改革:
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這段話的信息量非常大,首先是明確了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的落戶限制,什么是個別超大城市?說白了就是北京上海,或者只有北京,其他城市,包括廣州、深圳、重慶、天津這些超大城市,都會放寬戶籍門檻。
第二個重點是探索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這個突破性是很大很大的。要知道,國內很多城市群,都在喊同城化,地鐵、社保、公積金都有打通的先例,但還從沒有聽說把戶籍打通的,因為戶籍牽涉到的公共利益太多。
不過,之前看新聞說,寧波和舟山有望實現戶籍通遷,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突破,意味著城市群、都市圈的融合程度會有本質性的提升,如果戶籍通遷成為大趨勢,這意味著環大都市的中小城市有巨大利好,特別是惠州、東莞、佛山、中山、肇慶、清遠等城市會有大機遇,因為廣深的戶籍沒有北京上海那么值錢,實現通遷的難度較低。
戶籍通遷之后,會怎樣呢?其實是雙向流動,一部分中小城市的人為了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會把戶籍遷移到大城市。
還有一部分大城市的人,為了買到便宜的房子或者大房子,會加速到旁邊的中小城市購房、就業,反正戶籍是通遷的,與合并相差不大,那深圳人到惠州買房子、就業,很多心理障礙就不存在了。
第三個重點是“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這句話非常重要,意味像東莞、佛山、泉州、蘇州、無錫這些經濟非常強但行政等級不高的城市,能享受到省會城市甚至副省級城市的待遇。
因為過去的公共資源配置,比如地鐵審批,行政等級是重要參考依據。一個省,肯定是省會城市優先,而省內其他地級市,不管你經濟強不強、人口規模大不大,都沒有高等級城市那種優先權。
此次《意見》明確,公共資源配置要以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而不是行政等級來作為依據,意味著佛山、東莞、泉州、蘇州、無錫這些城市的地鐵審批有望大幅提速。
還是我之前講的那個觀點,都市圈時代,風口機遇已經切換到環大都市的中小城市,特別是那些行政交界地帶,會有強烈的化學反應。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城市戰爭
編 輯:li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