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月商品住宅成交建筑面積6.18萬㎡,同比下降88%,環比下降93.5%;成交均價16607元/㎡,同比上漲8.8%,環比上漲5.4%。
針對今年的樓市
發展趨勢,天津中原研究院認為,全國市場在2月因受疫情影響,數據自然呈現斷崖式下降,但未來三個月交易才是真實走勢和方向。
觀點1:冰凍期是特殊情況,未來三個月成交對本年度樓市走向意義重大。
2月份大部分城市房地產交易幾乎凍結,所以1-2月份的房地產宏觀數據斷崖式下調是正常現象。1-2月份房地產數據跌幅巨大,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市場的真實變化,2月單月成交量基本只有正常月份的10%。目前樓市逐步恢復交易,而未來三個月的交易量才真正會決定本年度的樓市走向。
觀點2:高周轉導致庫存較大,交易數據統計滯后,在線銷售數據成分不足。
統計數據顯示,已經超過30家企業公布了1-2月銷售額,合計5525.3億,平均同比下調 19%。
眾所周知,大部分機構發布的數據都是網簽數據,而網簽數據是嚴重滯后的,2月份的數據基本都是疫情前的實際成交,所以即使這些機構如實反應了市場數據,也只是滯后的市場數據。
2020年2月份,大部分房企實際真實的銷售額度跌了90%左右。除了個別龍頭企業重新定義了成交。將網絡在線的預定算成簽約,獲得了一些所謂的交易量,但此部分數據成色不足,有較大的水分,部分行業銷售榜單數據無法反映市場的真實性。
據諸多房企的降價行為來看,一方面是要滿足目前窘迫的現金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連續數年高周轉之下,全國庫存又將迎來高峰,2019年住宅成交量已經見頂,隨著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空心化和產業空心化,今年該類城市將面臨極大壓力,而從一線城市和中心城市來看,未來仍將獲得大量進城人口,從該類城市3月份樓市活躍以來采集的數據來看,外來人口購房占有相當比例。房企本年度投資回歸一二線中心區域已成定局。
觀點3:三月樓市迎來交易反彈,但部分房企壓力依然巨大。生存不能完全寄托政策放松。
2月以來,部分城市由于面臨經濟壓力,當然包括樓市低迷帶來的財政壓力,陸續出臺了一些刺激政策,如駐馬店、廣州、寶雞等,但大多數隨即叫停或遭警示。中央政府對于房住不炒已經作為長期國策,因此本年度地方政策放松亦將會在外來人口、招商引資以及改善自住三個范疇內展開。
3月上半月從市場交易來看深圳、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都出現了反彈,一手來訪量以及二手帶看量都逐步恢復,部分開發商也開始降價出貨,之前積累的剛性需求也迅速入市,但目前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壓力,特別是到期債務問題。一旦銷售不能快速恢復,將面臨普遍性的資金壓力。對于有些布局失衡、銷售不利的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可能性加大。
觀點4:低迷期亦將是投資窗口期,實力企業可適當補倉
在經歷連續3年的房地產調控,一些城市出現土地價格連跌的情況下,很多房企遭遇了不斷買地,不斷套牢的境遇。對于天津本地來說,今年上半年會出現普遍以價換量的現象,而土地出讓則會遭遇地多錢少的境遇,因此中原認為4-6月將會是優質土地補倉的窗口期。
來源:北方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