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已經過去了十幾天,大多數城市的售樓處仍處于關閉之中。某地產公司營銷部的小易打開了電腦,嘗試在抖音上直播賣房。和他一樣,很多地產銷售人員不再奔波于售樓處,而是開啟線上服務,客戶根據小程序服務VR看房。
這是當前房企能做的為數不多的工作。
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房企線下銷售停滯,線上銷售效果尚未顯現,資金回籠受到極大沖擊。“疫情發生前,房地產資金狀況整體并不景氣,部分開發商已出現資金鏈問題,尤其是中小房企。疫情發生后,房企資金緊縮雪上加霜。指望一季度銷售回款還債的房企或面臨流動性風險。”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對記者表示。
據第三方機構克而瑞統計,2020年95家典型房企共有5575億元債券到期,相比2019年到期債券增長了43%。其中,1月、7月和11月均為償債高峰,分別需要償債616億元、615億元及662億元。
加大融資力度,開源節流,確保資金鏈安全,成為當下房企的重中之重。
巨大經營風險來襲
1月份歷來是房企銷售的傳統淡季。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1月TOP100房企全口徑銷售額5771.3億元,整體較去年同期下降12.7%,1月銷售呈下滑的房企居多。其中,綠地控股1月全口徑銷售金額85.1億元,位列第18名,較去年的160.7億元同比下降47.04%,降幅遠超百強房企均值。
融創中國是前五強中銷售下降幅度最大的房企,1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135.8萬平方米,同比降低14.7%,合同銷售金額186.3億元,同比下降22.2%。
瑞信報告稱,內地房地產市場1月出現大幅放緩,在300城市中銷售面積、銷售金額分別下跌45%、21%;在一二三線城市中,銷售額分別下跌2%、20%、31%。
按照以往經驗,企業通常會在二三月份集中發力推盤搶收。不料,2020年開年便遭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房地產行業首當其沖,銷售、推盤、施工等均被摁下“暫停”鍵。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湖南、江西、廣東、海南以及武漢、成都、重慶、福州在內的至少60個省市下發通知,明確要求暫停售樓處銷售活動。
房企亦紛紛主動推遲復工時間。近日,恒大發出一份通知,要求恒大全國1246個項目在2月20日前不得開工,全國1040個售樓部在2月20日前不得開業,具體開工、開業時間將根據疫情情況另行通知。
融創中國內部發文,調整2020年春節后復工安排,2月10日至2月14日期間,采用遠程靈活辦公形式(其中2月15日、2月16日為正常周末休息日)。2月17日(星期一)起恢復現場辦公。
有償債壓力,也有融資機遇
一些財務習慣較好的房企早在1月份就完成部分債券發行,以應對中短期償債壓力。中指院數據顯示,2020年1月,房企共發債120筆,共計1850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2.6個百分點,其中國內信用債、資產證券化同比分別下降61.1%和51.7%,監管較寬松的海外債同比上升160.4%,占比為66.9%。
有市場人士認為,從1月發債來看,境外的資金對地產類的債券需求很強,房企應抓緊時機安排融資規劃。
但疫情沖擊令海外市場投資態度亦變得不確定。“境外債暫時都要全停,因為境外債發行70%在香港,現在內地企業大多無法來香港路演、簽名和辦理手續,投資者也不會參與路演會議。”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表示,2020年或將是房企違約高峰期。
2月份已過去十幾天,發行海外債的房企數量出現減少。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僅佳源國際、建業地產、榮盛發展、新城控股、中泛控股、合生創展附屬公司合生資本(國際)宣布完成美元債券發行,其中2月4日佳源國際增發的高級美元票據,最終定價15.21%,規模6000萬美元。而2020年,房地產行業債券償還總規模高達7493.9億元;到2021年,總待償債務將達10496.2億元。天風證券研究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房地產企業海外債到期規模達到294.65億美元,其中3月和11月為待還債高峰,分別有超過40億美元和50億美元待還金額。
同時,境內公司債的發行在增多,且期限出現延長。據上交所公司債券信息平臺2月11日披露信息顯示,“金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20年公司債券”項目狀態更新為“已受理”。這筆債券擬發行金額為110億元,發行的公司債券期限不超過20年(含20年)。有市場交易人士稱,在房地產已經發行的公司債中,能夠發行如此長期的公司債的先例并不常見。
按照金地披露信息,此次申請的額度所募集資金擬用于償還公司到期債務或到期/回售的公司債券。未來兩年金地亦迎來償債高峰期。數據顯示,2020年金地到期債務金額為332.68億元,2021年262.03億元,2022年及以上到期金額為71.46億元。
此外,2月10日,廣州富力地產非公開發行2020年公司債券已受理,擬發行金額80億元;龍光控股40億元小公募公司債券獲上交所受理;光明地產20億元中期票據獲準注冊等。
“現階段金融機構資金充沛,反而是企業融資的機會。”一位金融界人士提示,要特別關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把握金融政策支持下的融資機會,以及各地政府在保證金、房企開發進度以及稅收等方面給予的政策支持。
來源:江南時報
編輯: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