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錫、西安、南昌、上海、南京、浙江等多地密集出臺穩地產政策,支持企業應對疫情帶來的生產經營困難,保障城鄉有序建設,穩定土地市場發展。這些在特殊時期出臺的扶持政策,主要是為了緩解房地產相關企業的資金壓力,并不能理解為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松綁。
隨著新冠肺 炎疫情的蔓延,房地產行業受影響明顯。為配合疫情防控,1月下旬開始,各地建筑工地暫停開復工,全國售樓處暫停開放、中介門店暫停營業,新房銷售幾乎停擺,盡管多家房企紛紛轉戰線上銷售,但效果可能有限,房企的銷售回款大幅下降,疊加現有的房地產融資政策,以及所面臨的償債壓力,房企短期內資金壓力巨大。在此情況下,不少房企調整投資節奏,選擇暫緩拿地,以維持現金流。由于房地產行業上下游產業鏈長,如果銷售、投資、開工、施工、竣工等各環節不能正常運轉,不僅會造成企業經營困難,而且對當地城市建設、財政收入、經濟穩定都將帶來一系列影響。
從各地出臺政策內容看,無錫的政策主要包括延期繳納或減免相關稅費,減免租金,給予貸款支持,可展期還款,提前撥付預售監管資金,調整預售條件,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等,上海、西安、南昌、南京、浙江等地的政策則主要是分期或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優化審批服務等。這些政策有利于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幫助企業緩解流動性困難,有利于保障城市有序建設和土地市場穩定,進而促進當地經濟平穩運行。
不過,上述政策并未涉及限購、限貸等房地產調控政策,因此,不能理解為房地產調控政策松綁,更不能理解為“救市”政策。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如何處理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至關重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央提出要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而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穩定經濟的作用不可忽視。可以預見,更多城市會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因城施策”出臺各類保障房地產行業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助力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