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大量高樓拔地而起,我國儼然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民眾對品質建筑的認知和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隨著建設行業技術的持續提升、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不斷強化,建筑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全新階段,裝配式建筑的應用占比日益增長,國家、各省市也相繼出臺并推廣綠色建筑標準和政策。
為了更好地探討城市品質生活的需求與品質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2020年12月15日至17日,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聯合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發起主題為“執廿”的學術交流周系列活動,來自建筑、結構、機電三個專業領域的行業菁英們受邀匯聚一堂,展開了多個熱點課題的研究分享,并通過激烈的思維碰撞,為與會者描繪了城市品質建筑的未來發展之勢。
菁英薈萃,聚焦品質建筑設計服務
本次“執廿”學術交流周由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主辦,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共同指導,超過300位建筑專業人士匯聚一堂。現場還采用了多平臺全網直播的形式,為場外嘉賓同步分享研討盛況。
建筑專業專場嘉賓合影
結構專業專場分享盛況
機電專業專場嘉賓合影
在建筑專業專場暨學術交流周開幕式上,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建筑所所長吳鑫擔任主持,并向各位嘉賓、建筑同行們表示歡迎,吳鑫所長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學術交流周展示瀚華設計二十年來的建筑成果,與建筑業界、學界專家及眾多觀眾交流在建筑設計方面的實踐經驗。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建筑所所長吳鑫
學術交流周作為瀚華設計二十周年系列活動的核心板塊,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東也借開幕式正式解讀了全新升級的瀚華設計,首次向外界發布“城市品質建筑設計服務專家”的品牌定位。鄭建東總經理介紹到:“瀚華設計未來將聚焦城市核心區的高品質建筑,將品質放在首個目標。”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東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志鋼、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胡世強向瀚華設計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祝賀。他們肯定了瀚華設計身為省內民營設計企業佼佼者的地位,希望瀚華設計能在精品建筑方面發揮優勢,持續發展,并祝愿瀚華在未來的設計道路上做出更好的建筑設計作品。
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志鋼
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胡世強
無微不至式建筑設計成行業發展趨勢
在建筑專業專場上,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建筑所總建筑師張瑞良,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產業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帆,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設計總監許迪,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建筑所副總建筑師關穎相四位發言嘉賓分別做出了精彩的分享。
張瑞良副總建筑師通過對瀚華設計二十年來住宅項目的整理與總結,在住宅及其交通疏散系統、機電專業管井等方面提煉出住宅核心筒設計的基本原則與共性經驗。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建筑所總建筑師張瑞良
王帆副主任通過觀察并分析裝配式建筑實施過程中建筑專業所遇到的問題,如裝配式建筑的建筑表現力、裝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裝配式建筑建設流程、工期等,給出了全面解答。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產業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帆
許迪副總建筑師聚焦于建筑設計邏輯的合理性推導,從“微設計”、“微改造”、“微介入”三個方面舉例,向大家介紹了減法設計由繁入簡的設計運用。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建筑師、設計總監許迪
關穎相副總建筑師從細節入手,分析地下車庫各個部位的優化做法,如在車庫輪廓方面,應充分利用退縮條件,且盡量方正,避免窄長形及不規則凹凸形;在車位尺寸、車位與墻柱關系方面也給出了精確的數據建議。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建筑所副總建筑師關穎相
結構、技術與居住需求的辯證邏輯關系
在12月16日的結構專業專場上,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結構總工程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方小丹,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赤宇,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東,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總工程師姚永革,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副總工程師謝春,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副總工程師孫亮,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結構副總工程師、結構所所長嚴仕基七位發言嘉賓分享了他們的經驗與見解。
廣東省《高規》除與國家行業標準主要條文保持一致以外,也反映了近年來廣東省的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實踐的經驗。方小丹總工程師就廣東省《高規》修編的若干熱點、重點問題進行解讀。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結構總工程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方小丹
羅赤宇總工程師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指出創新在某些時候或許就是解決工程問題的一種關鍵技術。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赤宇
鄭建東總經理分享了全框支剪力墻結構的難點問題,并結合TOD項目給出了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建東
姚永革總工程師結合位于佛山南海大瀝新軸線的地標建筑塔樓對系桿拱連體受力機理、強度、變形與穩定做了詳細的數據分析。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總工程師姚永革
謝春副總工程師從瀚華設計參編的省《既有建筑混凝土結構改造設計規范》相關條文出發,根據結構體系改造的目的、思路、設計技術路線和不同結構體系的轉換改造思路,對珠控國際大廈、保利美華等瀚華設計實施的案例進行分享。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副總工程師謝春
孫亮副總工程師結合7個項目的具體案例,介紹了基坑和主體結構,邊坡和山地建筑設計時需注意的一些具體原則和建議。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結構副總工程師孫亮
通過若干個實際工程普通結構與大板結構的對比分析,嚴仕基所長分享了他對大板結構的設計思路與見解。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結構副總工程師、結構所所長嚴仕基
機電品控體系對品質建筑的可持續影響
在12月17日的機電專業專場上,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機電所所長胡江平,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給排水工程師謝冬雯,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電氣助理總工程師吳建權,華南理工大學聲學仿真工作室副主任韋志輝,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節能所副所長周荃,奧雅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漢良六位發言嘉賓通過在機電專業領域的分享,啟迪更多前瞻性的思考和實踐。
胡江平所長向與會者介紹了瀚華設計的成長之路,分享了瀚華設計機電所品質控制體系,強調著重抓“兩審一校”流程的檢查與管控,對所有項目進行封閉對圖工作。在業務范圍方面,瀚華設計機電所拓展了機電顧問工作、綠色建筑設計及咨詢、海綿城市設計及咨詢、垂直交通咨詢等業務板塊。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機電所所長胡江平
給排水工程師謝冬雯分享了她對可持續設計以及垂直交通設計方面的見解,對每一種可持續設計的政策、報建和認證流程、以及標準和演變作出了詳細的介紹;并在垂直交通設計方面服務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作出解釋。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給排水工程師謝冬雯
吳建權助理總工程師對裝配式的國內外發展歷程、省標裝配式做法及要求進行了介紹,指出裝配式建筑提倡主題結構與管線分離的方式。他認為,裝配式項目機電的關注點應側重在防雷裝配式建筑結構特點、預制女兒墻頂接閃器(帶)與屋面接閃網及引下線的連接等。
廣州瀚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電氣助理總工程師吳建權
韋志輝副主任針對機電設計和機電工程中常遇到的聲學問題進行解答,指出應先對噪聲標準進行確認,在布局機電設備時,應選用低噪音設備,從聲學和建筑的角度做合理性規劃。
華南理工大學聲學仿真工作室副主任韋志輝
周荃副所長從編制背景、主要框架、與其他標準的銜接以及重點技術條文方面對《廣東省綠色建筑設計規范》作出解讀,她提出該規范將新版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和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的特色要求有機聯系,并劃分到規劃、建筑、結構等八大專業,轉化形成設計通用表達術語,有良好的針對性與指導性。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節能所副所長周荃
近年來,交通樞紐綜合體項目的開發成為新基建的建設重點,大體量、多功能的綜合體其消防設計成為一個難點,需要給予格外重視。奧雅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漢良作了題為《以消防工程學保障特殊建筑的消防設計安全》的報告,對北京中信大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家游泳中心等特殊建筑項目消防設計作出分析。
王漢良總工程師論證了運用消防工程學,來有效解決大空間、高維度的防火分區、防排煙、人員疏散、消防設施配備等相關疑難問題。
奧雅納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漢良
此次學術交流周的舉行是瀚華設計對建筑設計行業過去的總結回顧與對未來行業方向的思考。作為“城市品質建筑設計服務專家”,瀚華設計度過二十年的風雨路,在建筑設計的探索道路上始終保持著不變的匠心與對品質的不懈追求。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瀚華設計將以身作則,探索城市品質建筑的發展趨勢,為新型城市化的發展提供創新及高水準的專業設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