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住宅品類與規模不弱于歐美發達國家,但在住宅品質、施工質量、監管體系方面仍有較大差距,比較突出的短板是建造方式落后、產業化程度低、環境負荷高。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制定更高的建造標準,促進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走向高質量發展。”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對記者說。
陳志表示,把相對薄弱的住宅建造標準提升上來,不僅是十四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北京2035年規劃方案中對住宅發展提出的要求。
近期,北京房地產業協會正式發布了《北京高品質住宅綜合評價標準》(下稱“標準”),以專業的測評體系和專項綜合的測評指數構成權威評審,旨在推動房地產開發商與消費者積極互動,促進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
標準定義了何為高品質住宅,它是具有安全耐久、健康舒適、設施便捷、服務周到、可持續價值、使居住者受到尊重并具有美學意義的住宅。標準還引入了廣義安全、健康住宅、生命時間、住宅的生產力、持續的價值、周到的服務、受尊重業主和“自我實現”的住宅、建筑的審美需求以及城市住宅的統一性等理念。
中國建筑北京設計研究院原副院長、總建筑師董少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標準的編制歷時五年,從2015年開始醞釀和基礎資料收集,2018年8月完成編制大綱,2020年8月完成了第二版修改稿,也就是“試評稿”。除了編寫標準,還先后對北京及周邊地區近三十個項目通過調研的形式進行了住宅五星認證試評工作,為標準的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
董少宇介紹,此次的綜合評價標準是涵蓋了其他住宅需求理論在內的一個綜合性的標準,基于標準建立的住宅五星認證,不論是對行業發展,還是對購房消費者,都具有指導性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與時俱進,中國的住房制度也邁入全新的時期,在新建住房質量標準與宜居要求逐步提升的同時,我國也存在城市存量住宅和農村住宅的品質水平相對較低的現狀。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
房地產高質量的發展已大勢所趨,相關細則標準的制定也越發迫切。陳志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從高速擴張走向品質戰略,高質量發展不僅僅體現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還包括更多外部的市場環境因素以及金融供給機制變革。
陳志說:“狹義的房地產高質量發展僅指所建造的房屋質量,而廣義的房地產高質量發展,還包括產業供需平衡、公司杠桿合理、資產可支配性強、功能結構合理等,這也是房地產企業家和房地產金融家要為之不斷努力的。”
陳志介紹,編制標準并舉辦高品質住宅五星認證的目的,在于推動行業進步,提升產品質量,為企業樹立參照,為消費者提供評價依據。通過標準的制定,將不斷強化科學技術在房地產的設計、建造培育過程中的作用,增強建設水平,也有利于打出中國建造的名片。
來源:證券日報網
編輯:wang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