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國AI芯片創企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全行業銷售預計達3084.9億元,同比增長19.7%,首次跨過3000億元大關,相反全球集成電路設計卻出現十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據相關機構預測,2019年中國在全球集成電路產品銷售收入中的占比將首超10%,不言而喻,“中國芯”正走向“中國強芯”。芯片設計作為芯片產業發展最為關鍵的一環,在國芯崛起的大趨勢下,仍面臨著大而不強的發展矛盾。
2019年12月2日下午,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來到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調查研究并強調,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站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高度,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優化環境,集聚資源,加大研發力度,搶占未來發展先機,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區。
矛盾背后,強芯之路如何前行?
據統計,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進入業內十大設計企業榜單的門檻已提至48億元,比2018年提高18億元。同時,我國芯片設計企業超1700家,數量全球第一,但人數超千人的大型芯片設計企業僅為18家,不足百人的小微企業達1576家,占比超88%。
中國提出要實現2020年將半導體自給率提高至40%、2025年提高至70%的目標。然而,2018年中國的半導體自給率僅為15%多一點,對半導體自給自足起到支撐作用的生產設備和材料,也仍然依靠從國外進口。時間短、任務重,不論是龍頭企業還是中小微企業,對關乎國民命脈問題的解決始終是責無旁貸。雖然“小、散、弱”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但只要適時給予資金、人才、管理以及合作伙伴導入的支持,就能充分發揮其活力強、轉型快、市場敏銳度高的優勢,全面激活增長活力。
破而后立的芯企孵化之路
眾所周知,孵化器對于初創以及中小型企業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創業成功率、減少創業的風險與成本。但對“門檻高、成本高、回報周期長”的芯片設計企業而言,傳統孵化器并不能滿足其發展需求。
近日,蔡奇書記調研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時就目前芯片設計企業發展的現狀給出重點指示:“支持設計企業成果轉化落地,支持重點企業在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領域加緊布局,發揮帶動作用”。
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執行總經理、芯創空間總經理許正文指出,截止2018年底,我國在孵企業數量達到20.6萬個,孵化器涌現出一批知名上市科技企業,推動了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但不管是物業驅動型孵化器、投資驅動型孵化器還是服務驅動型孵化器,面對芯片設計“技術壁壘高、投資周期長”的行業屬性,都不是行之有效、雙贏共創的孵化器模式。
作為產業運營領域的老兵亦是尖兵,許正文以芯創空間為樣板,提出了芯片企業孵化器的發展新思路。他強調,芯片設計企業的孵化工作要面向芯片產業、回歸孵化器的本質。芯片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是市場換不來、有錢也買不來的,必須立足于自主研發。針對芯片設計技術、資本和人才缺一不可的特性, 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IC PARK)聯合中關村芯園(原北京ICC),以“輕資產 強服務”的運營理念,推出了芯創空間,面向集成電路產業,打造特色孵化服務體系,通過為企業提供高價值、定制化、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實現園區與項目共成長,企業和孵化平臺雙贏的目標。
芯企孵化的長期主義:定制化、國際化
1月15日,澳大利亞企業家走進IC PARK暨中澳創新中心揭牌儀式活動在IC PARK芯創空間多功能廳隆重舉行,這是2020年IC PARK首個國際化合作項目,同時也是IC PARK芯創空間建設的第三個國際創新中心,此次中澳創新中心的正式落地將拉開IC PARK 2020年建設“國際化”專業產業園區的序幕。中澳創新中心是IC PARK加速搭建“一平臺、三節點”產業體系,打造管家式服務的重要一環,將成為ICPARK打開通向澳洲的通道。
作為全維孵化芯片設計企業的孵化器,芯創空間堅持定制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思路,自開發建設以來規劃設立六大海外人才創新中心,2019年已相繼落地中韓、中歐、中清三大創新中心。一方面,深入了解芯片企業需求,博采眾長,在物業空間、產業服務、創業氛圍等方面為小微芯片設計企業提供定制化服務;另一方面,對標國際芯片寡頭的技術和產品,積極開拓自主研發優質項目,加強對外交流合作,目前,集微科技、清華大學核芯互聯、來自韓國比普芯MEMS項目、中科院成果轉化項目等13個項目已經簽約芯創空間。
眾所周知,芯片不僅是“高精尖”技術行業,還是高度市場化的行業,這意味著只有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和企業才能留下來。在芯片市場獲得占有率就意味著掌控了話語權,高通占據手機芯片42%的市場份額,曾對小米大幅度提高專利費,小米則豪擲10億研發芯片,雖“九死一生,仍未悔”。對于剛剛從實驗室、科研院所走出來的創業團隊,資金捉襟見肘,技術難轉化落地,更需穩扎穩打。
芯創空間從入駐標準和發展規劃兩方面,為芯片企業保駕護航。一方面,入孵企業或項目要經過嚴格審核,確定在技術和市場前景等方面具備發展潛力才能入孵,另一方面,入孵企業或項目將配備專家老師指導扶持,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和技術優勢,幫助制定發展路線圖(產品路線圖、營銷路線圖、融資路線圖),并通過路演、機構對接等方式,為企業提供高效的營銷策略。與此同時,為滿足芯片企業獨立性、私密性、創新性的辦公需求,芯創空間打造了組合式小房間,設有團隊房間、領導獨立辦公室和融資財務室,芯片企業可以根據發展需要選擇符合當下需求的房間組合模塊。
芯片產業是一個全球開放的體系,要堅持合作、開放、共贏的思維,沒有一個國家、一個企業能把全產業鏈做全。芯創空間堅持融入全球化、開放合作的原則,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從市場、資金、人才、技術等多個層面,深化國際合作,目前已經與韓國、歐洲達成項目合作,與多個芯片技術強國達成友好合作,互通有無,推進產業鏈各環節開放創新發展,努力融入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體系中。
中國芯片產業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需要的絕不是芯片企業的獨奏,而是政策、企業、資本的協奏曲。起步晚、底子薄是中國芯片產業的曾經,但不能定義中國芯片的未來,在堅持自主研發、繼續加大投入、不斷整合優質資源的發展策略下,市場化上由內而外,商業上形成正循環,最終,要在全球市場上與國外寡頭同臺競技。